“誰用人、誰評價、誰發證、誰負責”的最新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來了!5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召開全省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推進會,重構技能人才評價制度。
廣東以產業為導向,分類實施,圍繞服務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通過融合發展,推動行業、企業、院校等參與,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打造成為廣東的“產業證書”。今年以來,全省已有5.5萬人次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
近年來,職業資格改革采取了清理減少職業資格許可認定、實行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同時,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將全部移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推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實行市場化、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是技能人才工作的重大變革。
據廣東省人社廳副廳長楊紅山介紹,廣東已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動員部署各地、各部門推進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建立起省市聯動配合、“企業—院校—社會培訓評價組織”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
企業方面,充分發揮企業用人主體作用,企業可自主確定評價職業(工種)范圍,自主設置職業技能崗位等級,自主運用評價方法,自主開發制定企業評價規范。鼓勵企業對技能崗位員工實行定級評價,對員工技能提升實行晉級評價,豐富企業技能評價方法。
技工院校方面,以廣東省高技能人才培養聯盟為紐帶,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開發、統一服務”的原則,推動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評價資源,目前已完成99個職業工種試題資源開發,覆蓋全省技工院校98%以上的專業。目前全省已備案技工院校137家,職業院校26家,約有7萬院校學生參加認定。
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則以產業代表性、評價專業性、行業權威性為導向,通過人才培養能力、評價能力、就業服務能力、質量內控能力、品牌建設能力考察,遴選一批代表性龍頭企業、行業協會、技工院校和職業院校、省級重點民辦培訓機構等開展第三方評價。
讓“懂行”的參與進去
記者了解到,目前省人社廳大力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工作文件和業務指引已經制定出臺,政策已基本成熟,至今年6月底,全省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達5.5萬人次。
“由‘懂行’的社會組織參與到評價體系的建構中,是和國際接軌的創新性舉措。”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奕華認為,具有專業水平的社會組織參與到技能等級評定中,有利于進一步打通職稱評審和技能等級認定,讓評價體系更具科學性也更能考慮產業實際需求。
劉奕華說,2020年省機械工程學會作為首批確定的6家社會培訓評價組織機構之一,面向全省開展機器人運維和銑床數控加工中心2個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共完成160人的等級認定。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培訓經理李鴻朝也表示,企業是用人主體,更加了解選人用人實際,向企業等用人單位放權,大大提高了企業的自主性。
據了解,下一步廣東將大力推進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比如對不同類型企業分類指導,適應產業發展和技術變革需求,發揮企業技術優勢開發技能標準或評價規范,建立符合企業實際的評價體系,減少評價對企業生產或服務的影響,簡化獲證人員兌現政策待遇的流程。
聲音
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有利于打造人才鏈
“推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解決了職業資格退出目錄后廣大技能勞動者‘無證可考’的現實問題。”廣東省技能人才培養評價專家庫核心專家、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周永章介紹。
在他看來,這一舉措打通了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的渠道,有利于提高技能效能,推動人力資源高質量賦能產業發展。“廣東推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將行業企業崗位用人標準引入技能人才培養標準、評價規范開發,推動技能人才培養緊密對接企業需求、發展,有利于緊扣產業鏈打造人才鏈,促進人才產業融合發展。”周永章表示。
周永章認為,廣東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充分發揮多元主體作用,建立技能生態,堅持市場化、社會化方向,建立“共建共評共治共享”的技能人才培養評價聯盟,探索社會自治和持續發展模式,構建良好的社會技能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