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發布2021年賽迪百強縣榜單,其中潛江市位列第87位,比2020年上升一位。
近年來,潛江市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塊狀經濟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充分發揮表率示范帶動作用,聚焦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著力推動市域經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以實際行動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做強產業助推“百強進位”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縣域經濟工作,明確提出實施“百強進位、百強沖刺、百強儲備”的“三百”戰略,要求潛江在“全國百強”提質進位。在潛江市委八屆九次全會上,潛江吹響了“百強進位”的目標:到2025年,潛江力爭實現全國縣域經濟百強位次前移20位。到2035年,沖刺全國縣域經濟50強。
產業和企業是縣域經濟的核心支撐,產業強、企業強則縣域強。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潛江市聚焦打造“4+1”產業體系,全力推動以蝦稻種養、智能家居為代表的食品家具產業,以金澳科技為龍頭的石油化工產業,以東顥制衣、利維高為代表的紡織服裝產業,以晶瑞微電子和長飛光纖為龍頭的光電子信息產業,以蝦稻共作基地+鄉村旅游為特色的農旅融合產業高質量發展,搭建完善產業體系。
蝦肥稻香,河清水綠。2000年以來,潛江市堅持“做大一只蝦,做強一袋米”,久久為功。
如今,國人飯桌上的小龍蝦,每10只有5只產自湖北,其中3只來自潛江。在潛江市首個萬畝蝦稻示范基地趙腦村,就因為一只蝦,從出了名的貧困村蝶變成小康村。而潛江龍蝦,已成為520億元綜合產值的大產業和227.9億元價值的大品牌。
做強龍蝦產業的同時,潛江還引進了晶瑞、鼎龍、卓爾等一批龍頭企業,推動實施了江漢鹽穴天然儲氣庫、金澳科技油品升級系列項目、監利至潛江輸油管道等重大產業項目,形成了光電子信息產業、微電子產業等新興戰略產業。金澳科技蟬聯中國企業500強;金華潤躋身省民營制造企業100強第74位;長飛光纖獲全國智能制造企業稱號,是全國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全市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30家……
項目建設實現城市蝶變
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潛江市制定出臺了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工作實施方案,細化潛江縣域經濟發展路線圖。
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招商引資持續給力,掀起潛江市縣域經濟一波又一波浪潮。數據顯示,上半年,該市簽約項目87個,總投資423.42億元,集中開工項目52個,總投資163.38億元,涵蓋新材料、新化工、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文明等多個領域,竣工投產工業項目31個,預計可新增產值50億元。
好的營商環境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堅強保障。潛江牢固樹立“現有企業就是最好的招商服務對象”的理念,大力實施“技改提能、制造換新”三年行動,設立市級技術改造專項資金4000萬元,支持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智能化、綠色化、安全化改造,推動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全覆蓋。
一系列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動作下來,潛江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紫月湖公園正式對外開放,曹禺文化旅游區、龍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實現了潛江市國家級風景區零的突破。啟動實施投資30億元的新中心醫院、市人民醫院、市疾控中心等醫療衛生項目以及投資25億元的新潛江中學、曹禺中學、曹禺小學和高新區中學、高新區小學等學校項目建設,打通南浦路長時間的交通梗阻,新增國道103公里、省道99公里、改造農村公路1000公里。熊口龍蝦小鎮及王場光纖小鎮、后湖蝦谷小鎮分別成為全國、全省特色小鎮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