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書店什么樣?北京發行集團在服貿會首鋼園區1號館給出答案。展區借助動態二維碼、重力感應、RFID電子標簽、自助借閱等智能化設備,重點展現新華·未來書店的數字化應用場景,重塑實體書店全新的功能定位。

新華·未來書店是北京發行集團為了推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搭建的一間“實驗室”,旨在通過技術賦能升級書店場景,達到用數據服務用戶的目的,涵蓋了用戶導引、智能薦書、閱讀場景和數字化能力四個場景。

“用戶導引”通過55寸可觸摸大屏展現,用戶在登錄未來書店平臺后,系統可以為其提供圖書推薦、共享空間服務、社群服務、電子內容閱讀服務、活動沙龍服務、個人書店管理等服務功能,為用戶提供更精準的推送、更全面的服務。

在未來書店里,圖書背后放置有重力感應器,讀者拿起圖書,書架旁的電子屏就會播放該書的視頻或圖文信息,也可以展現該書周邊商品、推薦專業社群,實現全方位的商品推薦和信息服務。同時,這些智能設備可以收集到更多的用戶選購行為、閱讀行為、架前駐留行為等數據,為后期數據應用提供基礎。

此外,讀者可在展位擺放的電子閱讀器上,閱覽北京發行集團電子書閱讀小程序。讀者在家閱讀電子書時,也可下單同版的紙質圖書,從而實現電子閱讀與紙質圖書閱讀同場的多樣化閱讀體驗。

未來書店還可以對書店內的人流動線、消費數據、物流及調度采用模擬數據大采集,運算結果既可以為實體書店精準服務提供依據,也可以為出版社選題策劃提供參考,同時為政府、行業提供政策制定依據。

在北京發行集團展區,還同時展陳了近百種最美中國文化、最美中國經濟、最美中國科技等主題圖書,它們與智能化設備相融合,為讀者搭建出一個數字化、社交化、體驗式的文化空間。

(記者 李俐)

標簽: 實體書店 數字化 未來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