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近日,華中高端頤養社區項目正式在漢陽區開工。該項目綜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打造全國一流的智慧康養社區,整個項目預計2023年底建成,2024年投入使用。
作為武漢市“一城一園三區”的萬億級大健康產業中的重要板塊,漢陽區擦亮“健康生活·漢陽造”品牌,構建以龍陽湖健康谷為核心,智慧醫養服務區、健康智能制造區為雙翼的“一谷兩區”空間格局,形成以醫藥流通為主體,中醫藥、健康服務為特色,智能制造、健康金融為支撐的產業發展體系。“十三五”期間,漢陽大健康產業單位納稅人實現稅收(不含個人所得)23.01億元,占全市大健康產業納稅人比例達9.11%。
一流產業背后是一流的服務。漢陽大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稅務部門“店小二”般的升級服務。
稅力量助泰康同濟醫院提前開業
近日,泰康同濟(武漢)醫院骨科團隊成功完成了一例骨盆巨大骨巨細胞瘤手術。
關鍵時刻,生命至上。2020年初醫療資源嚴重短缺,按照上級要求,占地135畝,斥資近40億元的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提前開業,迅速成長為湖北公共醫療領域的新生力量。
“這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支持。”泰康(湖北)醫療不動產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楊娜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漢陽稅務人員冒著風險,全力投入,特事特辦,熬更守夜,幫助補短板,健全資料,爭分奪秒辦下了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復雜手續,保證了醫院提前開業。疫情后,又主動送政策上門,為30多個業務科室提前營運起到加速器作用。
截至目前,漢陽區共擁有大健康產業納稅人1474戶,“十三五”期間,實現大健康產業營收2108.04億元,成為充滿活力的朝陽產業。
九州通1000萬出口退稅快速到賬
作為大健康“龍頭”的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九州通”),深耕流通市場領域多年。“很多客戶來自瑞士、德國、丹麥等國家和地區,涉及大量境外支付和國際貿易退稅代繳代辦。”企業介紹,日前從國外進口的一筆醫藥中間體原料手續就非常復雜。
“我們對國際業務不太熟悉,極易出錯,懇請你們支持。”接到求援電話后,漢陽區稅務局成立專班,聯絡員一對一上門輔導,針對與境外業務往來的多項國際稅收政策,輔導企業規避國際化戰略中的財務風險。同時將九州通納入稅務千戶集團工程,某些重要業務可直通國家稅務總局咨詢,子公司有1000萬元退稅快速到賬。
受益于稅務服務,九州通不僅自身發展喜人,更積極帶動區域共同發展。集團新大樓落成后,專門拿出一半空間幫助漢陽招商引資醫藥產業鏈主體,共同打造“大健康谷”。
主動上門給新藥研發送政策
健民藥業,百年老字號品牌。近年來,集團謀求轉型升級,以400年中醫藥老字號“葉開泰”為底蘊,全力打造中醫藥綜合體。
眼下,健民藥業獨家中藥配方研制的“利胃膠囊”已納入國家一類新藥申報,這是武漢藥企5年來首次被納入。“這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支持。”健民藥業財務總監程朝陽感觸頗深。
新藥研發,投入巨大。漢陽區稅務局聞訊后主動上門送政策,讓各類科技扶持政策落地落細落實。同時,組建專家團隊幫助企業測算,2020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813.98萬元,同比增加190.74萬元;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3310.65萬元。企業把節省下的稅款投入再生產,實現銷售收入大幅增長,近兩年稅收貢獻近3億元。
今年,隨著太保養老華中區域總部、太保金融科技研發中心等大健康項目的引入,以及鐘南山院士團隊廣州呼研所等高精尖項目、春雨醫生等“獨角獸”相繼落地,漢陽大健康產業正朝著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未來,將以數字化、智慧化為引領,打造2000億級大健康產業集群,建設健康產業名區。
“在大健康產業的戰略機遇期,稅務部門將全力發揮好政策惠企、服務為民的職能作用,為區域擁抱黃金賽道,實現高質量崛起作出貢獻。”漢陽區稅務局負責人朱文靜表示。
(記者 胡海鐘 余夢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