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反映某項目克扣、拖欠農民工工資,次日勞動監察部門介入處理,5天后被拖欠的工資全部結清;網友投訴某文化公司培訓班未開班不退費,次日市場監管部門介入處置,10天后全額退費2980元……翻看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吳桂英最近10天的紅網“留言板”,諸如此類標注“已處理”的留言記錄有很多。

“留言越來越多,市委辦信息處工作人員每天相當于看一本中篇小說。”長沙市委辦副主任、檔案局局長呂發祥說,呈送吳桂英的“網絡問政”辦理情況報告,如今每周至少16頁。

“沒收房就讓交物業費怎么辦”“灑水車音樂聲太大影響休息”“小區公攤部分被私自安了車位鎖”……市民的操心事、煩心事和揪心事,五花八門。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來自紅網《問政湖南》的統計數據顯示,留言量、回復量、回復率綜合排名,吳桂英連續8個月居榜首,今年上半年,辦理網民留言超3000條次,回復率99.5%以上,辦結率達90%。

從市委書記、市長到黨政各部門、單位負責人和縣區黨政負責人,“問政的窗口”都開到網上,“留言板”看起來像是一個個“網上辦公室”。依托“市委網絡問政綜合管理系統”,將公共平臺上的網民留言直接導入,“初審交辦——認領承辦——辦理反饋——審核發布——催辦督辦——歸檔存檔”,建立起一套 “六點一線”的系統。

“老百姓問什么我們回答什么,如果光問不辦、光聽不理,老百姓就會失去耐心,從而影響政府公信力。”長沙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譚勇說,百姓呼聲不能用“萬能回復”敷衍。

“辦結一條、銷號一條。”市委辦信息處處長馬雙說,市委對辦理拖沓、回復不實、推諉扯皮的情況,進行亮牌警示。

網友提問政府接單,這被稱為“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網民留言處置也從過去的日清月結,加速到今年的日清周結、日清日結。8月25日網友留言反映長沙某建材城涉嫌以次充好,當天市場監管人員即上門店展開調查,組織雙方協商解決……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

“鍵對鍵”勝似“面對面”,網絡問政給城市治理帶來創新,行政壁壘被拆除,“交房即交證”等大量便民舉措成為放管服改革亮點。

此外,市民的參政熱情也得到了激發。“高人”上網發表“高見”的多了,市委把網上征求民意作為一項制度固定下來,比如,每年兩會前夕都向民眾征集“金點子”。

標簽: 網上辦公室 網絡問政 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