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的吊機挖斗,從運砂船上“抓”起成噸的砂石,放入藍色全封閉傳輸走廊,轉運至岸上配有噴淋系統的裝卸區,砂石全程不著地、運砂不見砂……這是荊州首個砂石集并中心——李埠港區一期綜合碼頭。

它,就是目前我省環保規格最高的零排放“空中運輸走廊”,不但能集運砂石,還能接收船舶垃圾。

今年前8月,李埠港區一期綜合碼頭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約120萬噸,接收船舶污染物388單、30.4噸。

“空中運輸走廊”的建成,源于上一輪環保督察。2018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長江保護與湖泊開發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指出,荊州存在非法砂石碼頭清理整治進度滯后等問題。

隨即,荊州打響了非法碼頭治理、港口船舶防污染、岸線資源清理“三大專項戰役”:非法碼頭、非法堆場、砂石碼頭,該停的停、該關的關、該拆的拆;船舶污染必須嚴格落實轉運程序,嚴守綠色底線,不得造成新的污染;恢復河岸生態原貌,一改砂堆遍地、塵土飛揚的舊貌。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砂石碼頭小、散、亂的問題,荊州明確,原則上一個港區規劃建設一個砂石集并中心。2019年10月,總投資3.8億元的李埠港區一期綜合碼頭正式投產,擁有2個1000噸級散貨泊位,年設計吞吐量360萬噸。

截至2019年底,荊州已拆除長江干線碼頭數量340處,清退岸線55公里,高標準建設砂石集并中心(點)25個。目前,已拆除的340處碼頭中,除因功能調整或無堆場的35處外,已完成高標準復綠299處,栽種苗木30余萬株,復綠面積超過150萬平方米。

此前,荊州已拆解高污染、高能耗老舊船舶134艘,船舶結構持續優化。44家港口企業及37個公務碼頭全部按照要求配置了船舶生活垃圾箱、油污水接收桶等設備,15處碼頭具備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能力。荊州還在全省率先實行船舶生活垃圾和油污水處置政府購買服務。2020年以來,荊州累計接收船舶垃圾223.46噸,生活垃圾1888.70噸,接收船舶殘油、廢油和油污水85.26噸。

(記者 胡弦)

標簽: 荊州 空中運輸走廊 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