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由深圳市衛健委、市總工會聯合舉辦的“國基藥 粵健康”臨床合理用藥技能競賽上獲悉,2021年上半年,全市公立醫院藥占比降至21.6%,社康慢病可用藥品增至233種;建立了“慢性病長處方機制”,解決患者隔三差五就要到醫療機構買藥的煩惱。

以國家基本藥物為核心的臨床合理用藥,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和確保基本藥物制度惠民政策落實的重要舉措。記者獲悉,圍繞基本藥物配備使用等工作任務,深圳市衛健委在全市推進基本藥物制度綜合試點,提高各級醫療機構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的比例,以保障居民常用藥物“不斷糧”。

目前,全市公立醫療機構基本藥物平均配備品種比例為64%,平均使用金額占比為45%,均符合國家和省里的相關要求。

在加強處方審核和處方點評,控制藥品費用方面,深圳市衛健委使出“大招”:推動醫療機構開展“處方前置審核”,鼓勵醫聯體建設“區域處方審核平臺”。

截至目前,全市32家公立醫院已上線“處方前置審核系統”,福田區、羅湖區、寶安區等醫聯體已建設“區域處方審核平臺”。2021年上半年,全市公立醫院藥占比(即:藥費支出占總體醫療費的比例)降至21.6%,遠低于國家相關要求(30%以下)。

同時,為了減輕患者負擔,深圳市正在逐步完善社康機構藥品優惠政策。目前,實行二檔三檔參保人綁定社區首診、一檔參保人在社區首診個人賬戶打7折政策,8種特定疾病社區首診打5折,簽家醫打2折的醫保用藥優惠政策。

為解決到社康機構看慢病,卻發現很多藥品沒進目錄的問題,深圳市社康機構加大慢病用藥覆蓋面。如原有慢病用藥目錄僅有高血壓、糖尿病2種疾病63種藥品,2021年新版目錄增加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腦血管疾病后遺癥、類風濕性關節炎、支氣管哮喘、慢性乙型肝炎6種疾病,藥品品種增至233種,保障了慢性病患者在社康隨訪和復診的用藥需求。

為解決患者隔三差五就要到醫療機構買藥的煩惱,相關醫療機構建立了“慢性病長處方機制”。在安全的前提下,對已經簽約家庭醫生并納入慢性病管理,且診斷明確、病情穩定、需要長期服用治療性藥物的醫保參保慢性病患者,可開具1-3個月用量的慢病治療性藥物。

此外,全市17家醫療機構開設了藥學門診,可為患者提供用藥咨詢、藥物重整等服務,減少患者的用藥差錯,提升用藥依從性和安全性。

據介紹,2020年8月至今,藥學專家下社康開展藥學門診、家庭藥師服務等2500余次,服務居民超2萬人,并實現了10個區全覆蓋。

標簽: 藥物 藥價 藥品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