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10月5日,臨近黎明的聲聲滾雷,將海口市美蘭區仲愷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馮俠斌驚醒。看著窗外的瓢潑大雨,馮俠斌有些擔心:這么大的雨,村里的低洼地帶又要積水了。

天一亮,馮俠斌就在村“兩委”干部的微信工作群里召集大伙兒,扛起鐵锨、鋤頭到村里巡邏,及時為村里的易積水地排水。

“村子附近剛修好了一條公路,但路的地勢比村子高,所以一下起大雨,路面積水就往村里排,村子就容易出現積水。”馮俠斌說,為此,今年以來,村里曾組織施工隊入場,繞著村子的易積水點挖了一條200多米的排水溝。但是因地勢原因,部分地段仍有積水問題。

“雨下得這么大,大伙要出門搶收或者務工,都很不方便。所以我們全員出動挖溝排積水。”村“兩委”干部嚴楊國說。

冒著瓢潑大雨,一行人往村子后方走去。在一塊易積水地點,嚴楊國估摸這里的積水有15厘米深。不遠處的排水溝里,雨水正滾滾流向市政管網。

“最好能挖條通道,直接把積水排到溝里去。”馮俠斌提出了建議,大伙兒說干就干,揮起鋤頭、鐵锨分工,除雜草、鋤泥土,將積水引入溝里。

雨仍在不停地下,時而雷聲滾滾。村干部們爭分奪秒,揮動著手里的工具。“積水早些排出,群眾出門就多些方便。”嚴楊國說。

村民郭澤富看到了這一幕,又喊上村里兩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立即加入排積水的行動中。“村干部們冒著雨為大家做事,我們能出力的也要出力,讓積水盡早排出去。”郭澤富說。

人多力量大。一行人奮戰近一個小時,一條從積水點通往排水溝的水道就挖好了,積水順著水道流入排水溝,水位不一會兒就有了明顯下降。

“走,我們再到別處看看。”馮俠斌帶著頭,和村“兩委”干部繼續走向下一個積水點。

嚴楊國介紹,在當天的防汛行動中,村“兩委”干部輪流值班,一發現積水就立即組織人員排水。然而不停歇的雨水也讓他們感受到了考驗:“如果明天雨還不停,村里的積水還是較多,就要考慮用挖掘機拓寬排水溝,減少村里的積水壓力。”(海南日報海口10月5日訊)

標簽: 海口 靈山 山鎮 仲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