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海峽客滾船于10月10日9時起恢復通航。當天早上,位于瓊州海峽南岸的海口新海港、秀英港、鐵路南港已恢復作業,滯留車輛有序排隊待渡。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小李,你到現場看看,有輛在港口等待的大車,好像預約購票出了問題,去了解一下。”10月10日上午10時許,在海口新海港的票務工作室里,票務部經理歐福熊正拿著電話和同事溝通工作。連續忙碌了許久的他,雙眼有些發紅。
從凌晨時分,海口市交通運輸和港航管理局與港口統籌部署復航工作開始,新海港的各個部門就開始分工協作。作為票務部門,要保障過海車輛都提前買好票,做好航運的統籌管理。對于一些急需運輸的貨物,歐福熊和同事一再溝通,幫助貨車快速渡海。“最忙的時候,連家人的電話都接不了。打贏復航這場‘戰役’,就得在最短時間內把待渡車輛運過去。”
歐福熊的壓力來自于變化多端的天氣。據氣象部門預報,受第18號臺風“圓規”影響,10月12日下午起瓊州海峽可能再次停航,因此本次通航時間是10日上午起至 12日中午前后,只有約60個小時。而對港口各部門來說,圍繞海峽貨物的運輸、人員車輛,抓緊組織做好疏通的工作就格外重要。
搶運,和時間賽跑!
凌晨時分,新海港技術部主任劉沁從接到復航通知后,就已經提前來到崗位上。作為技術負責人,劉沁在偌大的港口里四處跑,哪兒設施有問題,他就要去哪兒,哪兒活沒干完他就要去督工并動手幫忙。“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充分保障港口的運力,爭取盡快完成此次待渡貨車的渡海任務”。
實際上,在停航的時間里劉沁也沒閑著。港口的污水管出現排污不暢就要趕緊疏堵并且用水泵抽污,還要負責港口水電設施的養護。“只有把工作做細做足,才能讓車輛和人員在復航時順利有序過海。”劉沁說。
在客運站里,值班員劉建龍的工作就是疏導司機旅客、答疑解惑,以及站內基礎設施的檢查和維護。
“現在是運輸的關鍵時期,要在下次臺風造成的影響開始前完成搶運。讓貨車、旅客都能安全渡海,是我們的責任。”劉建龍干勁和信心都很足。
在新海港的待渡車輛排隊等候區,等待復運將近60個小時的貨車司機蔡貿有些興奮,“港口的工作很高效,在工作人員的提示和幫助下,我提前預約購買過海的票,現在只要排隊登船,就可以過海了!”
海南海峽航運股份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謝煥杰介紹,自復運通知發布以來,新海港各部門立即行動起來,對港區設備設施進行檢查,做好復航的準備。即便是時間緊迫的搶運工作中,新海港也嚴格執行全預約過海。同時,港口為瓜果菜鮮活農產品車輛設立快捷通道,確保該類車輛在復航后第一時間出港。
對于入島的車輛,新海港港口則與海口市政府防疫部門溝通,增加入島防疫檢測點共18個,確保入島司機旅客能快速完成檢測。
(本報海口10月10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