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三亞農貿市場“菜籃子”等重要民生商品價格保持穩中見降,省政府指定監測的22種蔬菜降多漲少;臺風天氣期間,三亞本地蔬菜保持大量上市,政府組織12家承儲企業保障蔬菜市場應急供應,更有企業連續3天空運蔬菜入島保障市民“菜籃子”。

落實省“保供控價”決策部署,三亞市加大投入,推進蔬菜基地建設標準化,建設常年蔬菜基地達到1.5萬畝;同時,通過市場手段引導生產與供應,建設“菜籃子”信息化監管系統,使三亞市民“菜籃子”越拎起輕。

一萬五千畝蔬菜基地做實市民“菜籃子”

10月5日到10月9日,雖然持續下雨,甚至間歇暴雨,但是,三亞蔬菜基地采收一天沒停。

三亞扎業標準化蔬菜基地。

10月9日1100斤,10月8日1000斤,10月7日900斤,10月6日1200斤。這是三亞市天涯區扎業蔬菜基地菜農代國印在4個臺風天氣里采收上市的蔬菜產量,包括空心菜、小白菜、菜心等。

“現在基地不怕旱也不怕淹,無論刮多大的風下多大的雨,我每天都有1000斤左右的蔬菜上市。”代國印說,政府投資不斷改善水利設施,一年四季都有水灌溉,即使暴雨也不會有積水,一年可以生產10茬蔬菜,每畝年產蔬菜有25000多斤。

扎業蔬菜基地240畝,有數十戶菜農,代國印種植7畝?;夭粌H有水泥修建的溝渠,而且有鋼管支起的天噴淋網。代國印說,天噴淋網不僅能高效節水,而且有降溫作用,有利于夏季生產。

天涯區的鵝仔蔬菜基地,全部是高標準大棚設施,蔬菜種植每年可以做到11茬,每畝年產蔬菜約30000斤。菜農溫明亮種植6畝,10月5日至9日,他每天采收上市蔬菜1000多斤。

三亞鵝仔大棚設施蔬菜基地。

溫明亮說,政府服務十分到位,每個星期有農產品質量安全員來抽檢,確保上市蔬菜質量安全;植物醫院技術員不定期來巡視,對用藥和施肥進行指導,提前預防病蟲害發生;種好的蔬菜,直接送到合作社銷售,不用操心市場的價格,蔬菜產量越高、質量越好,他的收入就越高,夫妻兩人一年純收入有10萬元,比在四川老家種地好多了。

據統計,目前三亞常年蔬菜基地面積15000畝,認定市級常年蔬菜骨干基地17個,面積達1953畝,為三亞市民打造常年供應的“菜園子”。

“菜籃子”是關乎市民吃飽、吃好的民生工程。三亞市農業農村局著力抓好常年蔬菜基地建設,目前已建有吉陽區常年蔬菜安羅基地、天涯區常年蔬菜扎業基地、海棠區常年蔬菜灣坡基地等17個常年蔬菜骨干基地,其中面積最大的365畝。

三亞強化基地標準化建設,提高基地生產能力。經過多年努力,三亞大型常年蔬菜基地基礎設施配套已經比較完善,規模較大的常年蔬菜基地均配有噴滴灌設備。為解決露天基地避風防雨降溫問題,提高夏季蔬菜種植率,三亞市農業農村局今年投入常年蔬菜基地大棚建設資金2000萬元,用于天涯區、吉陽區、崖州區新建常年蔬菜大棚,年底可完成新建大棚項目,屆時三亞常年蔬菜大棚面積可達2000畝,進一步提升常年蔬菜生產保障能力。

為提高常年蔬菜基地產能,三亞注重科研開發,不斷優化本地蔬菜種植品種。農技部門抓好種苗和良種選育,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注重培養科技力量,積極篩選耐熱常年蔬菜品種并研發配套生產技術。三亞市南繁院已經選定10個品種,正在研究配套的生產技術。天涯區開工建設水培蔬菜基地,品種主要有小蔥、香菜、地瓜葉、空心菜等,20天可種植一茬,年產量可高達3.2萬斤。三亞市熱科院選定優質地瓜葉、芽菜等15個品種,已進入田間試驗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為直觀高效做好常年蔬菜基地管理,三亞將全市常年蔬菜基地圖斑坐標、范圍、面積、權屬(所有權、資格權、經營權)等內容上圖入庫,對基地進行可視化監測管理。

打造市場化+信息化+規?;9w系

10月6日至9日,瓊州海峽停航,全島蔬菜雖然供應偏緊,但三亞市民還是能買到基本蔬菜。

10月9日中午,三亞市解放路政府平價超市,有上海青、菜心、黃瓜、豆角、芹菜、茄子、土豆、胡蘿卜、西紅柿、地瓜葉、生菜、大白菜、小白菜等數十種蔬菜,價格最低的土豆每斤2.5元。在三亞市第三農貿市場,三亞農投集團有96個惠民公益性攤位,每個攤位都有各種蔬菜,市場滾動價格表顯示(單位斤):小白菜4.5元、上海青4.5元、地瓜葉3元、胡蘿卜4元、冬瓜2.5元、茄子4.3元、大白菜4元、苦瓜5元、白蘿卜4元、生菜4.8元……一位攤主說,雖然是臺風天氣,但由于三亞農投集團減免攤位費,所以這里價格比普通農貿市場低不少。

臺風天氣,三亞“菜籃子”供應能夠有保障,一方面是本地蔬菜基地生產能力增強,大量地產菜每天風雨無阻上市,另一方面三亞“菜籃子”系統相關企業積極作為。

12家承擔儲備任務的企業啟動應急預案,立足現有儲備庫存實際,兩天緊急供應156噸土豆、胡蘿卜、山藥等耐儲類蔬菜,保障了特殊時期市場供應需求。10月8日至10日,為應對臺風天氣對蔬菜生產和供應影響,做好保供穩價,三亞市啟動空運?;臼卟斯袌鰬闭{控機制,每天保障20噸島外蔬菜通過空運補充市場,確保臺風期間市民“菜籃子”供應充足。

監測數據顯示,國慶期間,三亞22種?;臼卟藘r格較去年呈18種下降4種上漲的態勢,零售均價4.42元(每500克,下同),較去年降幅為4.54%;較國慶節前略漲1.61%。

三亞新鴻港蔬菜批發市場調查數據顯示,國慶期間,三亞蔬菜供應量約3135噸,其中:島外蔬菜供應量為2435噸,本地及周邊市縣蔬菜供應量約700噸,市場供應充足。由于受新冠疫情影響,旅游、度假人數相對減少,國慶期間蔬菜供應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0%左右。

“保供控價”,三亞“菜籃子”建設主要做法是,導入市場機制建立固穩的產銷聯盟,運用大數據幫助建設信息化“菜籃子”平價網點等。

三亞市通過在經營場所租金、銷量補貼、運費補貼、冷庫配建等方面進行扶持,發揮市場主體在“產、購、銷”等方面積極性,構建三亞平價蔬菜產銷聯盟平臺。目前,三亞“菜籃子”生產、批發、配送、銷售終端四種類型的聯盟已經有102家企業加入,其中:生產環節有5家蔬菜農民合作社加盟,在三亞市1.5萬畝常年蔬菜保有面積中約占40%,有效引導本地蔬菜生產供應;批發環節有16家企業加盟,約占該市蔬菜批發總量60%,實現從云南、廣州等地進行直接采購;銷售環節聯盟成員已在全市開設81個保蔬菜平價網點,基本覆蓋三亞主城區。

為有效通過市場手段引導生產與供應,三亞市創新思路,建設“菜籃子”信息化監管系統,在社區平價網點、農貿市場公益性攤位統一配備電子秤,協調超市平價專營區開發數據對接接口,實現數據直采,以銷量為主要指標進行考核,給予銷量、鋪面租金、應急投放等獎勵。

三亞農投惠民公益性攤位。

為增強平價蔬菜供應鏈和平價網點建設穩定性,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確保平價網點可持續經營,三亞市還積極探索規?;洜I,在之前成功建設三個公益性平價市場基礎上,今年三亞市農投集團發揮國有企業優勢,在規?;洜I上新增170個蔬菜公益性攤位,為“保供控價”建立長效機制奠定基礎。

三亞給“菜籃子”上雙保險

“菜籃子”建設,既關乎農民增收,又關乎市民保障,如何做到農民與市民都滿意?三亞市給“菜籃子”上雙保險。

10月9日上午,人保財險三亞市分公司在三亞南新農貿市場舉行首單平價蔬菜保險理賠兌現儀式。儀式上,人保財險三亞市分公司向三亞佰昌超市零售商支付保險賠款近2.5萬元。這是三亞首單平價蔬菜保險理賠。

據介紹,目前三亞參保菜品共有22種,在保險期間內零售價格低于當月政府的調控價即可觸動理賠,每個菜品的理賠限額為1元/公斤,如:該商戶本月投保土豆10000公斤,政府調控價中土豆為4.8元/公斤,在保險期間內,該商戶實際零售土豆的價格為4元/公斤,共銷售8000公斤,則保險公司賠付0.8元/公斤,共賠付8000公斤6400元;如商戶實際售價為3.6元/公斤,共售12000公斤,則保險公司賠付1元/公斤,共賠付11500公斤11500元。

蔬菜銷售上保險,蔬菜生產也上保險。

為進一步提高三亞農戶抵御市場價格風險的能力,調動廣大農戶種植積極性,降低農戶因市場價格波動造成的經濟損失,保障農民種植受益,三亞市農業農村局制定冬季瓜菜價格指數保險,將茄子、豆角、苦瓜、青瓜、辣椒、黃秋葵、冬瓜7個品種納入保障名單。在三亞市農險辦指導下,三亞市農業農村局聯合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三亞市分公司制定《2021年常年蔬菜價格指數保險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選定莧菜、小白菜、菜心、空心菜等4個品種作為淡季價格指數保險試點。

上述保險特點主要以生產成本為目標價格,設定產量目標值和收購價格目標值,按10%的保險費率,政府財政承擔90%,農戶自繳10%。對農民自繳部分,三亞市財政再給予50%的補貼。投保人為三亞市建檔立卡戶、邊緣戶、低保對象的,其自行承擔部分由三亞市財政承擔。

三亞市穩價辦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三亞將繼續做好價格監測預警,繼續抓好本地蔬菜生產供應、進一步擴大平價蔬菜投放等工作,確保全年工作目標達成。

標簽: 舉措 推進 保供 控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