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海口10月10日訊 (記者計思佳 特約記者陳創淼 通訊員蔡翔任)10月10日10時許,瓊州海峽復航后,第一艘由廣東抵達海口新海港的客滾船靠岸,多輛大貨車魚貫而出。在貨車下船點位旁,海口市秀英區“三港一站”業務指導組支起帳篷,放了4張桌子,格外醒目。指導組負責人蔡俊峰正拿著喇叭對剛下船的貨車司機喊道:“上船前在微信群里已經提交健康碼、行程碼的師傅,直接來這里領取健康通行證!”
聽到蔡俊峰的喊話,司機高春春趕忙拿起身份證和船票來到桌前。核對姓名和車牌號后,高春春從工作人員手中拿到健康通行證。緊接著,他在旁邊的“進島鮮活農產品申報減免窗口”登記完信息,領取《綠色通道車輛減免確認單》,完成了入島的所有核驗程序。
“我人還沒到海口,就提前完成了防疫信息核驗!”高春春說,他車上運送的是云南大白菜,足足有27噸,準備送到海口市菜籃子江楠農產品批發市場。“昨天下午就有人打電話聯系我,讓我加入微信群,提交身份證、健康碼、行程碼等材料,提前審核,通航到達港口后就不用再去窗口核驗了。今天果然特別順利,至少比平時節省了10多分鐘。”
“受臺風‘獅子山’影響,瓊州海峽停航4天,不少運送瓜菜的貨車滯留徐聞港。”蔡俊峰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為讓貨車司機在復航后第一時間將瓜菜送到各大市場,秀英區“三港一站”業務指導組立即啟動生鮮貨車網上查驗綠色通道,通過海口市商務局提供的瓜菜車輛清單聯系司機,在網上提前甄別司機的身份證、健康碼、行程軌跡等材料。據統計,10月9日,該業務指導組連續13個小時通過網絡為174名瓜菜貨運司機提前預審防疫材料,為復航做足準備。沒有聯系到的瓜菜貨運司機到達港口后,在他們排隊辦理“進島鮮活農產品申報減免”的同時,該業務指導組也安排了工作人員同步為他們審核防疫材料。
司機梅峰從四川西昌運了一車葡萄準備入島,收到復航消息后,他通過第一班輪渡順利過海。“過去我們都是先去排隊申請‘進島鮮活農產品申報減免’,再去窗口核驗健康碼、行程碼。今天在第一次排隊的時候,就有工作人員主動為我們核驗信息,節省了不少時間,真是考慮得非常周到。”辦理完所有手續后,梅峰立馬上車向海口南北水果市場駛去。
海南日報記者在海口新海港注意到,因給瓜菜貨運司機提前辦理了防疫手續,也分流了其他窗口的壓力。和平時相比,港口的甄別組窗口前隊伍很短,司機到了可直接核驗信息,無須等待,所有入島運輸車輛的通行速度都得到了提升。
“10日上午,我們順利保障800余輛貨車入島。從司機的反饋來看,平均每輛車至少能減少5分鐘以上的等待時間。”蔡俊峰表示,氣象部門預測,第18號臺風“圓規”將于10月11日生成,屆時瓊州海峽很有可能會再次停航。因此,搶抓兩個臺風之間約60個小時的通航‘窗口期’,疏運前期積壓的大量車輛,對保證全島蔬菜供應起到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們計劃對生鮮貨車網上查驗綠色通道進行優化,推廣到所有貨車,并建立長效機制。”蔡俊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