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記者 徐慧玲
今年秋季,首批“00后”將走出象牙塔,邁入職場。近日,中青校媒針對求職話題面向全國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調查顯示,比起高薪,“00后”找第一份工作時更看重成長和價值感,67.65%大學生評估自己10年內會年薪百萬。調查結果發布后,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榜,引發熱議。
從“校園人”成為“職場人”,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應該如何選擇?海南日報記者近日就此采訪。
今年7月,我省高校畢業生在三亞參加專場招聘會。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第一份工作,你干了多久?
1987年出生的海口市民陳業霖(化名),2012年畢業于吉林財經大學。憑借豐富的實習經驗和扎實的專業基礎,他畢業后就成為海口一家銀行的職員。陳業霖認為,挑選第一份工作時,就業平臺很重要。“剛入職時,我在銀行柜臺工作,開始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學習銀行業相關知識和技能。謙虛認真的工作態度讓人能迅速在職場獲得成長。”
在銀行工作近 10年后,陳業霖也曾萌生過辭職的想法,熱愛攝影的他很想去追求心中的“詩和遠方”,但是由于許多現實因素的考量并沒有付諸實施。陳業霖坦言,他羨慕一些職場新人說走就走的瀟灑,“不過,讓許多職場新人感到困擾的薪酬福利、職業發展空間等問題,即使是工作多年的職場人也會遇到,很難找到十全十美的工作,頻繁辭職試錯成本太高。”如今,陳業霖和好友開了一間攝影工作室,兩人利用業余時間兼職進行婚紗攝影,“希望能在生活和愛好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與大多數“80后”找工作求穩不同,不少“90后”,尤其是“95后”近年來常常被貼上一言不合就“閃辭”的標簽。知名職業社交平臺領英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職場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呈現出隨代際顯著遞減的趨勢。其中,“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后”則是3年半,而 “90后”驟減到19個月,“95后”在職僅7個月就選擇辭職。
畢業才一年,“95后”林興隆(化名)就換了3份工作。1998年出生的林興隆,去年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畢業后回到家鄉海南。畢業后,他在海南一家傳媒公司只干了2個月就辭職了。
“對于應屆畢業生而言,我的第一份工作收入相對可觀,但是自己無法適應緊張的工作節奏。”林興隆認為,部分職場新人頻繁離職不等于任性,不意味著不能吃苦,而是對自身職業規劃和人生道路的摸索過程,“閃辭”并非就是對工作和人生的懶散和懈怠,“做自己喜歡的事才能讓我在工作中找到動力。”
如今,林興隆在海南一家重點園區工作。“現在的工作十分忙碌,但是能讓人迅速獲得成長,這就是我理想的工作狀態。”林興隆說,應聘這份工作時,有不少人參與競爭,“我能順利入職,也多虧了我在第一份工作中獲得的工作經驗。”
“00后”:向往在職場中乘風破浪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大學生擇業時對新興職業抱有較高熱情,在線教育老師、短視頻/直播運營、全媒體運營師對大學生吸引力較大。對于“00后”而言,工作不是單純的“飯碗”,他們希望把工作當成展示、發揮的舞臺,比起賺錢,他們更在意成長空間和個人在工作中的價值體現。“00后”對自己進入職場后的薪資比較樂觀,超過20%的大學生預期自己畢業后月薪過萬。
為了能在畢業后找到心儀的工作,三亞學院國際設計學院環境設計專業大四學生何應濰在校期間積累了豐富的實習經驗。兼職水滴籌工作人員、擔任婚禮助理,在公益暑期課堂支教……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讓她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愈加清晰,“畢業后,我希望能進入教育行業,用知識的力量去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
求職時,海南大學大四學生小利更看重公司的平臺以及個人成長空間。他曾在省外一家互聯網企業實習,收獲了豐富的實習經驗。作為牽頭人之一完成一個項目后的成就感,領到翻倍獎金時的獲得感,讓小利印象十分深刻。他認為不甘于“躺平”,才不會輕易被時代淘汰。
樹立正確就業觀 在第一份工作中接受磨煉
有調查顯示,62.3%的受訪職場青年希望在第一份工作中學習和積累技能經驗。66%的受訪職場青年建議職場新人多和有資歷的前輩共事學習,48.6%的受訪職場青年認為職場新人要不怕犯錯,多嘗試。
三亞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孫凡認為,眼高手低是現在不少職場新人的通病,畢業生們在求職過程中,應該培養務實心態、目標心態和樂觀心態。從長遠來看,個人發展空間、職業前景比當下的薪水待遇更重要。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只是職業生涯的開始。我們鼓勵學生‘先上崗再上臺階’,鼓勵學生多元化就業、到基層就業,勇敢邁出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孫凡說,對于初入社會的職場新人而言,學習歷練、積累經驗是他們的首要任務,頻繁跳槽或長期“緩就業”“慢就業”,并不利于個人的長遠發展。
“打鐵還需自身硬,大學生在校期間學習要腳踏實地,練好基本功。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強化自身優勢,就業才能更加從容。”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劉湘洪表示。近年來,該校通過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等方式,為大學生提供“提前預習”的學習機會,引導他們積極主動融入社會,增加對工作的了解,不斷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
“作為職場新人,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多聽多看多學,謹言慎行。不能因為不喜歡、做不來就‘撂挑子’,要盡力去完成領導安排的任務,并不斷從中總結學習。”林興隆說,他從第一份媒體工作中獲得的溝通技巧、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讓他能更從容地應對后來的應聘。
有專家表示,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時考慮的因素很多,但是現實與理想常常存在差距。高校應進行系統而有效的就業教育,引導在校大學生了解職場知識,上好求職第一課,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作為一名初入職場者,大學畢業生應適時調整自己的求職期望,在第一份工作中主動接受磨煉,不斷提升職業技能、與人交往的能力。
相關鏈接
調查顯示,“00后”求職最看重公司發展速度以及個人成長速度,60.91%受訪者重視公司發展;50.58%受訪者重視個人成長速度;45.54%受訪者重視工作氛圍,期待和諧的人際關系;34.46%受訪者期待彈性辦公時間以及自由人性化管理。
辭職原因萬萬千,“00后”會因為什么原因辭職?調查顯示,工資太低排在首位,占受訪總人數的81.42%;其次是工作內容過于簡單,缺乏價值感,占受訪總人數的61.19%;緊隨其后的分別是和同事相處不融洽、辦公硬件條件差、領導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