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重陽節,在全社會越來越尊老敬老的大背景下,武漢公共出行方面做出了哪些適老化改進?
極目新聞記者昨日探訪武漢地鐵1號線五環大道站,該站位于東西湖區東西湖大道與臨空港大道交叉口,周邊有十余個新舊小區,除了五環廣場,還有紅金堂蔬菜配送中心等多個菜市場、超市與購物中心,平均每天有上千名老年乘客乘坐地鐵前來車站附近鍛煉身體、購物。
記者一進站就看到,站廳地面上貼有“老年乘客安全乘車引導線”,采用橙色底色和大號白色字體,十分清晰。一直從刷卡閘機處延伸到垂直電梯再到站臺。“腿腳不便的老人乘坐扶梯容易發生危險,因此引導他們乘坐垂直電梯,老年人沿著橙色線條走就不會錯,省心又安全。” 值班站長張運說。
在站臺的兩個垂直電梯出口附近,分別設置了一套座椅,設為老年乘客候車專區。
客服中心里,設有專門的“愛老敬老服務點”并配備“助老百寶箱”,百寶箱中放著放大鏡、紙巾、口罩、便利貼等物品。
張運還告訴記者,車控室值守的工作人員會密切關注監控大屏幕,一旦畫面中出現單獨出行的老年乘客,他們就會用對講機呼叫最近的站務人員一對一進行幫扶,從安檢幫忙抬行李一直到送到候車站臺。
還有一些地鐵站,也通過貼心細致的服務,為老年人的出行保駕護航。在4號線漢陽火車站,腿腳不便的70多歲孤寡老人阮婆婆,每次地鐵出行都會撥打客服電話預約。工作人員提前到站外迎接老人,全程做到精準幫扶。返程時,工作人員還一路護送老人至站外百米處的公交站。
目前,武漢地鐵把“向外延伸100米”的幫扶工作拓展到了全線網所有站點,結合老年乘客的出行需求,工作人員可專程送達站點附近的目的地。
今年以來,武漢地鐵以“一站一方案”的模式對全線網240座站點標識進行了全面優化和改進,大幅地貼墻貼、連續換乘指引、垂直電梯和衛生間指引等標識全新亮相,老年乘客抬頭、低頭即可直觀定位方向,快速找到進出站和垂直電梯、衛生間方位。全部車站公示電話提供預約服務。
(記者 潘錫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