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萬寧日月灣僅數百米的田新村,走出數十位知名沖浪運動員

浪尖“冠軍村”

視頻:“冠軍村”的誕生

浪花里靈活騰挪,浪尖上如飛魚起舞……日前,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沖浪比賽在海南萬寧日月灣落下帷幕。在這次全國賽事中,海南沖浪運動員大放異彩,摘得兩金一銀。賽事也吸引了BBC等國際主流媒體報道關注海南沖浪運動。

不過,對日月灣周邊的村民來說,沖浪運動早已融入他們的生活——從2010年首屆中國海南萬寧國際沖浪節起,日月灣多次舉行沖浪賽事和活動。而在距離日月灣僅數百米的萬寧市禮紀鎮田新村,走出了數十位國內知名的沖浪運動員。此次將全運會沖浪項目首枚金牌收入囊中的黃瑩瑩也是其中之一。這樣的“戰績”,讓田新村成了當地有名的“冠軍村”。

今年5月,萬寧重新編制日月灣沖浪小鎮的規劃,田新村就位于規劃核心位置。在沖浪運動人氣高漲的當下,擁有人才和區位優勢的田新村,未來是否也將“乘浪而起”?

小漁村“沖”出全國冠軍

萬寧沖浪先鋒隊成為沖浪運動的“人才搖籃”

“她一奪冠,全村人都知道了。”田新村黨支部書記陳真國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村民們很為她驕傲。

黃瑩瑩是田新村走出來的冠軍代表之一。而在這個僅有1700多人的小漁村里,還有許多沖浪高手。這多半要追溯到2012年,萬寧市政府資助當地組建沖浪先鋒隊,從田新村等日月灣周邊村莊招募了超過30個孩子,最終選出12人,年齡最大16歲,最小只有9歲,而且大多數來自田新村。這是國內第一支由地方組建的少年沖浪隊伍,當時12歲的黃瑩瑩正是其中一員。

黃瑩瑩向田新村的孩子們講沖浪故事。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第一次接觸沖浪,教練會在后面推板,站在沖浪板上感覺很好玩。”黃瑩瑩回憶道,因為好玩而產生興趣后,訓練再艱苦,她都沒萌生過退意。有一次,黃瑩瑩在海里練習時被沖浪板砸傷了下巴,鮮血直流,可她卻只是稍微包扎一下就繼續投入訓練。

2014年,14歲的黃瑩瑩參加了“Gopro世界女子長板職業沖浪冠軍賽”,是當時年紀最小的選手。這也是萬寧沖浪先鋒隊隊員第一次在高規格國際職業賽事中亮相。這次歷練,讓黃瑩瑩下決心爭取更多機會與世界頂級沖浪運動員同臺競技。

2016年,國際奧委會宣布短板沖浪作為新項目加入東京奧運會。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黃瑩瑩從長板改練難度更大的短板,“短板有更好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但對于身體的平衡性要求更高。要讓沖浪板和身體融為一體,才能做出好的動作。”

在第十四屆全運會中,海南選手黃瑩瑩獲得沖浪女子短板金牌。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經過一年苦練,黃瑩瑩憑借短板沖浪的實力進入海南沖浪隊與國家沖浪隊,最終摘得了全運會史上首枚沖浪金牌。

說起來,從田新村、萬寧沖浪先鋒隊里走出的人才何止黃瑩瑩一人,取得本次全運會沖浪項目男子短板銀牌的黃一格,運動生涯也是從萬寧沖浪先鋒隊開始的,并且也是田新村的孩子。

在第十四屆全運會中,海南選手黃一格獲沖浪項目男子短板銀牌。新華社發

海南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萬寧沖浪先鋒隊的12名隊員,大部分人如今仍活躍在國內外的沖浪賽場上,手握亮眼戰績:黃瑋代表中國隊首次獲得2019年亞洲沖浪錦標賽男子長板公開組冠軍、董可馨獲得2018年全國沖浪冠軍賽女子短板冠軍、黃云翁獲得2016年中國沖浪巡回賽總決賽男子短板冠軍……

全運會結束后,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準備組建新一屆國家沖浪隊,備戰2024年巴黎奧運會。黃瑩瑩確定了新的目標,“目前自己離國際頂尖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還要更加刻苦訓練,爭取奧運會參賽資格。”

從“沖”出小漁村,到站上全國最高領獎臺,再到“沖”向世界……黃瑩瑩的職業生涯,折射了海南職業沖浪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

村里的“初代沖浪人”

從“不務正業”到成為新的職業選擇,沖浪改變更多村民的生活

為何田新村能走出這么多沖浪冠軍?這與村子早期的沖浪氛圍,以及村民對沖浪運動的支持密不可分。早在2006年,就有田新村人接觸沖浪運動,成為國內的“初代沖浪人”。

田新村人黃文還記得,2006年,他在日月灣結識了幾個來沖浪的外國人。在他們的邀請下,黃文也玩起了沖浪,“我第一次沖浪就能在板上站起來,外國朋友送了兩塊沖浪板給我。從此我每天都去海邊沖浪,連出海打魚都沒興趣了。”

日復一日的苦練,讓黃文的技術越來越好,他不滿足于自娛自樂,開始參加國內外沖浪賽事,先后奪得多枚獎牌,包括2010年海南公開賽長板賽冠軍、2014年海南公開賽槳板賽冠軍等。

在黃文沉浸于挑戰自我的那些年,來日月灣沖浪的人越來越多。這一現象很快引起萬寧市委、市政府的重視。2010年,在日月灣舉辦的首屆中國海南萬寧國際沖浪節,吸引了200多名國際沖浪運動員參賽。次年,世界女子沖浪長板巡回賽花落日月灣,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全球80余家主流媒體將目光投向這里。

家門口接連舉行的盛大沖浪比賽,讓越來越多田新村人躍躍欲試:一些孩子結伴到海邊看比賽,回來找塊木板,削平后制作簡易沖浪板,模仿著玩起沖浪。

黃一格的父親黃界良坦言,最初自己也擔心兒子玩沖浪會影響將來的學業和就業,直到沖浪成為奧運會競賽項目,“兒子成了職業運動員,我心里的石頭落了地,再也沒有人說沖浪是‘不務正業’了。”

除了成為沖浪運動員外,從事與沖浪相關的職業也成為越來越多田新村人的選擇。獲得2020年全國沖浪錦標賽俱樂部組男子長板冠軍的田新村人黃子洋,如今是日月灣一家沖浪俱樂部的教練。

“是沖浪改變了我的生活,我也想讓更多人喜歡上這項運動。”黃子洋2017年退出國家沖浪隊后,全身心推廣沖浪運動,并得到了家人的理解與支持。

沖浪還在改變更多田新村人的生活。如今,已有29家沖浪俱樂部開在日月灣畔和田新村里,俱樂部里的沖浪教練,有不少就是田新村的年輕人。

“市里正規劃在田新村建設沖浪學校,加大力度培養沖浪人才。”陳真國說,如今田新村的沖浪氛圍濃郁,“沖浪學校的第一批招生吸引了二三十個小孩報名,未來我們村還將走出更多的沖浪冠軍。”

如何打造 “沖浪之都”

圍繞沖浪生活完善配套設施,建立全方位產業標準化體系

田新村的沖浪氛圍,可不只體現在沖浪俱樂部里。

在村內隨處可見有關沖浪的涂鴉,以及曬得黝黑、打扮時髦、梳著臟辮、抱著沖浪板的各地沖浪愛好者,村民對此習以為常。

日月灣幾乎全年都適合沖浪,到目前為止,累計吸引全球超過40個國家的2000余名世界頂尖運動員前來參賽。自2020年來,絡繹不絕的游客和沖浪愛好者涌入這里。僅2020年,日月灣接待游客量突破30萬人次。

順應市場需求,大大小小的俱樂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2019年時,黃文還在為俱樂部的生計努力,到2021年初,他已經在萬寧石梅灣開了第二家沖浪俱樂部。如今的田新村,幾乎沒有村民再出海打魚,大伙都開始轉型吃“沖浪飯”。

“我現在開了家沖浪民宿。”田新村村民譚賢君告訴海南日報記者,2020年,一位沖浪教練租下他家一棟兩層樓經營民宿,每年租金3萬元,這讓譚賢君心動不已。隨后,他將家里另一棟樓房的二層改成5個房間,也辦起了民宿。

不到一年時間,田新村里的民宿就超過60家,圍繞著沖浪生活所需的商超、餐飲店等商業配套也逐步成型。

當越來越多人在思考如何從日月灣沖浪產業中獲得紅利時,“初代沖浪人”黃文卻開始擔憂日月灣的未來,“日月灣名氣越來越大,人越來越多,但是周邊餐飲、住宿等配套條件還比較落后,不少人會去配套更好的石梅灣沖浪。”

不過,日月灣發展沖浪產業的優勢仍十分突出。“中國最好的浪在萬寧,最資深的‘浪人’在日月灣,最多、最高規格的賽事也在日月灣。”在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赟看來,日月灣不僅僅是運動員培訓的基地,更是沖浪教練及賽事裁判的培養基地。

萬寧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萬寧將積極延伸沖浪產業鏈,配合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中心構建沖浪教學標準、裁判教練員培訓體系、運動器材標準化、沖浪俱樂部管理等全方位的產業標準化體系,讓沖浪運動在萬寧走得更遠、更好。

而毗鄰日月灣的田新村,因為無可比擬的人才基礎和區位優勢,即將迎來一場質變。

從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體育產業發展二處來到萬寧市掛職副市長的季浩透露,《萬寧市日月灣時尚運動小鎮(沖浪小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已于5月完成,田新村正位于沖浪小鎮建設的核心區域。從規劃中的產業落地圖看,未來田新村片區將建設體育休閑民俗村、主題運動館、競技娛樂場館等集群產業。

“萬寧將持續致力于把日月灣打造成真正的中國沖浪之都。”季浩表示。(海南日報萬城10月14日電)

掃一掃看H5:“浪人”傳奇

掃一掃看視頻:海南健將

《“浪人”傳奇》

H5統籌/文案:許世立

H5手繪/制作:陳海冰

H5攝像:袁琛

《海南健將》

視頻文案:劉樂蒙

視頻剪輯:周淑儀

視頻拍攝:袁琛 陳望

《“冠軍村”的誕生》

視頻統籌/文案:韓靜

視頻剪輯:吳育瑛

視頻拍攝:李昊

標簽: 深讀 萬寧 禮紀鎮 田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