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報業集團總編輯趙念民:

讓資源要素激發融合生產力

趙念民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人才全媒體是基礎、產品全媒體是表現、平臺全媒體是保障、影響力全媒體是目標。”10月15日,在中國(海南)媒體融合發展論壇上,大眾報業集團總編輯趙念民在談到傳統媒體集團推動媒體融合實踐時如是說。

大眾日報是一張有著82年歷史的報紙,是中國連續出版時間最長的黨報。如今,大眾報業集團擁有8張自辦報紙、6份雜志,并建立起報網端微全媒體矩陣,用戶總數達2.92億。

“老報紙”遇上融媒新趨勢,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我們通過要素集聚、強身健體,將優質資源要素投向主陣地;流程再造、機制創新,讓資源要素激發融合生產力;顛覆傳統、跨越藩籬,以媒體融合整合優質社會資源要素。”結合大眾報業集團的媒體深度融合發展與新業態構建的實踐與探索,趙念民介紹。

針對要素聚集,趙念民進一步解釋,在“人才全媒體是基礎”的具體探索方面,大眾報業集團編委由管業務向管全媒體版塊轉變,部門主任由管部門向嵌入全媒體體系轉變,記者由“紙筆生產”向“一專多能”轉變,生產傳播由“單向單一”向“雙向互動”轉變。“就‘產品實現全媒體是表現形式’而言,涵蓋全媒體、立體化、即時化的基本要求,在模式上追求‘重磅產品+輕量化表達+特色化傳播’。”

在流程再造上,大眾報業集團推動實現“1+7+N”的全媒一體的扁平化管理新模式,其中“1”是指一個融媒指揮平臺,“7”是包括重大報道和主題宣傳、熱點引導、突發事件和內參調查、地方行業等在內的7大業務板塊,“N”則是指若干融媒工作室,以深化新聞資源、生產要素有效整合。

趙念民指出,他們以“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為路徑打造平臺優勢,以“媒體融合+資源整合”實現主流媒體影響力,以“媒體融合+社會治理”凸顯主流媒體擔當。“例如,大眾日報與山東泰安市聯合打造了泰山慧治平臺,高效解決市民日常生活的難點、痛點問題,積極融入社會治理新領域。”

(本報文城10月15日電)

標簽: 大眾 報業集團 總編輯 趙念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