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管洪:
媒體融合發展進入收獲期
管洪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劉洋 攝
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媒體融合發展已進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收獲期。”10月15日,中國(海南)媒體融合發展論壇舉行,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管洪與參會嘉賓書面分享媒體融合發展實踐感受時如是提到。
管洪介紹,到今年10月,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以下簡稱重報集團)全媒體覆蓋數達到6.2億人次,是2013年的近百倍,其中上游新聞客戶端下載量4200萬,日均訪問量1億以上,矩陣用戶數超過8500萬,成長為名副其實的區域性移動傳播主平臺,有力推動了“主力軍上主戰場”。
重報集團在媒體融合發展之路上都有哪些探索經驗和探索之路?“媒體融合最基礎的工作,是對癥下藥,建設好自主可控的新平臺,解決傳統平臺失靈的問題。平臺建設要‘快’字當頭、突出重點。”管洪指出,建設新型傳播平臺是一項具有革命性、探索性的創新實踐,一定要下好先手棋,才能搶占先機,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作為全國較早的新聞客戶端之一,2015年上線的上游新聞客戶端就是搶占先機的產物。“上游新聞客戶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是重報集團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不斷改革機制體制的結果。”管洪介紹,這些年來重報集團先后進行了多輪改革,加快優化整合、深度融合,把更多優質資源向互聯網主陣地匯集、向移動端傾斜。
同時,在內容生產上要保障投入、創新激勵。在管洪看來,媒體融合發展中,由于收入下滑,內容生產很容易受到影響,但內容生產始終是媒體的首要責任和最重要工作,不能因經營壓力而舍本求末、病急亂投醫。他結合實踐談到,要強化經費保障,讓新聞人心無旁騖;并要創新激勵機制,增強采編員工成就感等。
管洪認為,經營轉型要發揮優勢、實現“臨界轉型”,因為傳統經營模式失靈是主流媒體轉型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大痛點,黨報集團只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才能牢牢把握媒體經營發展的主動權。
對此,他提到要從三大優勢方面著力——“一是發揮好政治優勢積極爭取政策支持,二是充分挖掘傳統優勢揚長避短,三是發揮媒體獨特優勢進軍多元產業。”
此外,管洪指出,在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隊伍建設要立足培養和政策引領。(本報文城10月1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