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記者 謝凱 特約記者 劉釗 通訊員 黃龍輝
近日,五指山市市民黎劍在家上洗手間時,突然癲癇發作,摔倒在洗手間里,導致雙側鎖骨骨折,家人第一時間把他送到了五指山市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就診。原本以為申請醫保報銷又是一件很煩瑣的事情,但黎劍的家人沒想到,“政策”服務主動找上門。
原來,以往五指山市社保參保人辦理意外傷害認定審核業務時,參保人員先需定點醫療機構填表認定,經社保中心審核調查后,參保人再回醫院申請報銷。辦事群眾得在定點醫療機構及社保中心來回跑。
“有些意外傷害認定審批還需要單位、居委會或派出所出具相關意見或證明,為此常有參保人因出行困難、不清楚認定流程,放棄辦理意外傷害認定。”五指山市社保中心主任陳青蕓介紹,這件事項申辦流程煩瑣,耗時較長,增加參保人就醫成本,給群眾造成了很大不便。
針對這一情況,五指山市社保中心對相關業務進行了調整和完善,明確從近日開始,辦理意外傷害報銷手續由社保經辦機構蓋章認定,簡化為在醫院的醫保辦直接進行認定。
“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可直接在醫院辦理手續,不用跑到社保中心了,這樣我就不用村委會、社保中心、醫院多頭跑,非常便利。”黎劍的母親黃鳳娟高興地說。
“首先我們給患者做評估,符合外傷醫保報銷的,醫院出證明后,我們把參保人的外傷鑒定表等材料送到醫保辦進行醫保登記,病人出院了以后,就可以直接在醫院辦理醫保報銷。”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主管護師王鳳瑜說。
陳青蕓表示,接下來,五指山市社保中心將持續改善社保醫保等便民惠民服務,認真梳理各項業務辦理癥結,保障好參保人權益。
不僅是申請醫保報銷簡化流程。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五指山市要求全市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推動“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走深走實,形成一批規范化、便利化的制度成果,讓廣大群眾實實在看得見成效,感受得到活動帶來的成果。
目前,針對工程建設審批時間過長、材料過多等優化營商環境的堵點難題,五指山市已通過機制領先、部門聯動領先、服務領先“三個領先”模式,出臺配套制度,進一步規范了行政等審批流程,提高行政等審批效率。
“通過采取‘減、并、放、轉、調’等方式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從75項精簡到54項,審批時限從180天壓縮到60天內,做到‘無法律依據不入清單’‘清單之外無審批’,全面提升審批效率。”五指山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胡國萬介紹說。
(海南日報五指山10月1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