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記者 羅霞 通訊員 李鵬
香港律師丘煥法經海南省司法廳備案發證,成為落戶海南律師事務所的第一位香港法律顧問;一批境外個人在海南證券經營機構開立證券賬戶;外籍人員積極報名參加相關資格考試,包括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等……自全國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以下簡稱《負面清單》)今年8月26日實施以來,海南多個跨境服務貿易領域在開放發展方面實現新突破,政策紅利不斷釋放。
“服務貿易數據統計模式的創新,有效助力全國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落地見效。”近日,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談及海南服務貿易發展及《負面清單》出臺實施等情況時,強調統計工作發揮的重要作用。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統計工作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大,統計數據成為認識形勢、研究問題、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據。在海南服務貿易發展中,服務貿易數據資源獲取難、企業直報難等問題曾困擾著服務貿易統計工作的開展。
面對困難,海南利用服務貿易重點企業直報系統和大數據統計技術,使用大數據工具對各行業主管部門的數據片段進行行業數據校準,建立了海南服務貿易統計新模式。
這一新模式有何特點和創新點?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是使用大數據分析方法,利用經濟數據之間關聯性,解決了服務貿易統計中數據缺失的難題。二是實現了部門數據的有限共享,部分打通關鍵部門數據孤島,更加迅速地掌握服務貿易發展的趨勢。三是實現跨境服務貿易分模式和細分領域的統計,及時反映全國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的實施效果。
“隨著統計模式的創新,我省服務貿易數據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年報到季報再到月報、從跨境服務貿易到全口徑、從重點領域到全領域的轉變。”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2019年起形成完善的月報制度;2020年起服務貿易統計納入《海南統計月報》;2021年起配合《負面清單》的出臺,增加跨境服務貿易三種模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費、自然人移動)統計分析,為下一步全國版負面清單的出臺提供了統計算法的參考;著手增加“商業存在”模式的統計,形成服務貿易全口徑的統計……海南服務貿易統計監測在及時性、穩定性、科學性等上發力,為《負面清單》的出臺和落地見效、出口先導性計劃的實施、市縣考核等提供了重要支撐。
“1月至9月海南省跨境服務貿易中,跨境交付、境外消費、自然人移動三種模式比重分別為……”近日出爐的最新一期《海南跨境服務貿易監測報告》中這樣寫道。“海南服務貿易統計新模式保障了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實施效果的數據化,可以及時分析反映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的實施效果。”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說。
通過統計工作,海南摸清家底、發現問題、分析趨勢,為服務貿易發展提供了保障。“今年以來,海南服務貿易呈現良好發展態勢,重點板塊輪番上漲、整體穩定。”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南將繼續做好《負面清單》的落地實施工作,多措并舉發展服務貿易,推動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海南日報海口10月20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