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直排、管網混接,三亞亞龍溪水質因此受到污染。連月來,三亞結合“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啟動博后糖豐安置區六盤村片區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開展水生態修復、水環境綜合治理、排污口整治等工作,有效解決生活污水直排亞龍溪等問題。
亞龍溪發源于三亞市吉陽區竹落嶺,主要流經南新農場、六盤村、博后村、青梅港紅樹林保護區等,最終沿亞龍灣入海。然而,由于博后村及六盤村片區附近生活污水直排河道溝渠,博后村糖豐村小組污水接入現狀臨時排水管道,六盤村停車場旁約20戶居民污水未收集,直接造成S216省道旁(糖豐至六盤段)生活污水直排亞龍溪,影響溪水水質。
今年5月,三亞市政協調研組到六盤村、博后村檢查生態環境問題整治工作,并于7月再次到六盤村開展亞龍溪環境治理暗訪工作,積極與吉陽區等多方協同合作加快推進亞龍溪水生態修復工作。連月來,吉陽區先后開展應急整治措施,對河床亂石、積泥開展清理,對堤岸進行修復;排查六盤村沿街商戶、住戶錯接、混接、亂接等情況,對排放污水管口進行封堵、接入污水管網等處理,雨污混排情況得到解決。
為解決博后糖豐安置區及部隊營區生活污水溢流問題,三亞啟動了博后糖豐安置區六盤村片區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新建一座規模1500噸/天的污水提升泵站,并新建約1100米的DN500球墨鑄鐵管和1034米的DN300污水壓力管接至亞龍灣現狀市政污水管,解決片區污水直排問題。“工程于8月10日進場開工建設,按照治理任務時間節點,優化實施環節,多點同步施工,已于9月15日完成所有污水主管、壓力管連管安裝,一體化泵站設備已安裝完成,并已通電通水。”三亞市吉陽區有關負責人透露,通過有效收集營區、糖豐安置區及六盤村片區排出的生活污水,切實改善該片區人居環境和水生態環境,助力解決片區污水溢流、生活污水直排亞龍溪等問題,提升了亞龍灣路橋監測點水質。
為確保水環境治理實現常態化,持續提升亞龍溪水質質量,三亞吉陽區委書記陳明表示,該區將舉一反三,主動對接省、市職能部門,逐步完善城鄉排水一體化建設體系,逐步實現全域農村污水“同城、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五同標準,實現農村生活處理設施建得起、管得好、用得久。同時,進一步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多角度、多方式開展水環境宣傳,引導全社會參與水環境治理,共護共享綠水青山。
(海南日報三亞10月2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