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權六十一項,吸引患者回流,保亭縣域醫共體建設獲國家衛健委專家組肯定
縣城醫療突圍記
■ 海南日報記者 馬珂 實習生 王菲
你知道對于一名醫生,最遺憾的事是什么嗎?
是明明可以救治患者,卻因為醫療條件不足而失去機會。
“當我們通知患者來做透析時,家屬告訴我們人已經走了,就因為做透析排不上隊耽誤了治療。”2019年,萬象新剛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保亭縣人民醫院)任負責人時,一位腎病老人的就醫遺憾,成了他心里拔不掉的刺。
這樣的刺,也扎在保亭執政者和老百姓的心里。
2020年11月,在省第三人民醫院(三亞中心醫院)托管保亭縣人民醫院的基礎上,保亭成立縣醫療集團,開展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
2021年7月,保亭縣域醫共體建設成果得到國家衛健委縣域醫共體專家指導組的肯定,建設經驗被省衛健委視作“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這些建設經驗與以往有何不同?百姓又能享受到哪些好處呢?
曾經留不住患者的醫院
“誰不想在家門口看病?可是設備跟不上!”
來保亭了解縣域醫共體建設情況的人,都會被安排先觀看一個宣傳短片。短片里的保亭,自然風光秀美、民族風情旖旎。“看到一個這么美的地方,就覺得不能讓‘醫療水平低下’成為這片土地揮之不去的烙印。”多次到保亭調研和指導改革工作的省衛健委體制改革處相關負責人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是的,盡管曾經保亭每年能吸引近10萬“候鳥”老人來此度假休養,但卻難以留住患者——從游客到本地居民,很少選擇在當地就醫。
“阿妹啊,我跟你講,我們以前都是去三亞看病,沒有辦法嘍,哎……”保亭響水鎮居民黃開心跟海南日報記者透露心聲,話里話外滿是無奈。
保亭也有自己的縣級公立醫院——始建于1956年的保亭縣人民醫院,是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預防、康復、保健為一體的二甲綜合醫院,為何保亭人要跑去三亞看病?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因長期以來,這家醫院沒有特色科室、沒有專家、沒有足夠的設備,難以滿足當地百姓的就醫需求,不僅患者外流,在海南醫療圈里也幾乎找不到存在感。
萬象新曾是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影像科的負責人。2019年,在省三院托管保亭縣人民醫院期間,他被派往保亭縣人民醫院擔任院長,發現該院多個科室的醫療設備嚴重匱乏。
如該院的血液透析室,當時只有9臺透析設備,無法滿足縣內腎病患者的需求。“尿毒癥等嚴重腎病患者每周都要做血透,如果一兩個月不做,會直接威脅生命。”萬象新說。
患者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血液透析室接受治療。
近5年,哈爾濱“候鳥”王濱利每年冬天都要來保亭度假。他同時也是一名腎病患者,無論身在何處,都要找到醫院定期做血液透析,“前幾年在保亭住,我每周兩次到三亞的醫院做透析,很麻煩,誰不樂意在家門口看病呢,可是設備跟不上,我也很糾結。”
縣人民醫院尚且如此,縣域內的其他基層醫療機構就更難留住患者了。
反復修改的方案
是不疼不癢地改,還是大刀闊斧地改?
為了從根本上加強學科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從2018年到2020年,保亭縣人民醫院經歷了數次醫改調整:從接受省三院的托管,到成為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單位,再到組建以保亭縣人民醫院為龍頭、省三院為支撐、下轄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保亭醫療集團。
這些嘗試,都是為了實現各級醫療機構間的信息、資源、人才共享,構建分級診療的就醫新秩序。但要實現共享談何容易?
“全國都在探索醫聯體建設,但是真要實現聯合發展,就必須達成利益共同體,涉及利益,這條路注定不好走。”省衛健委體制改革處相關負責人坦言,保亭醫療集團掛個牌子容易,但要真正打通集團內各醫療機構之間人、財、物的壁壘,就要從根本上放權。
而放權,正是改革里最難撬動的環節。
“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曾經鄉鎮衛生院的人、財、物的管理權限,不歸縣人民醫院管,就算組建保亭醫療集團,作為集團龍頭的縣人民醫院除了下派醫生支援外,其他方面說了不算,很難開展改革。”該負責人說,“另外,縣醫院想要招聘人才,照常規做法,要先把需求報備到縣衛健委和縣人社部門,等報批后才能發布招聘信息,這個過程少則半年,多則一年。”
是不疼不癢地改,還是大刀闊斧地改?保亭選擇了后者。
2020年6月17日,保亭縣委、縣政府成立了縣醫療集團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縣醫管會),縣委、縣政府一把手親自抓,推進保亭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
令萬象新印象深刻的是,縣醫管會從外省考察學習回來后,多次修改《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組建縣醫療集團相關實施方案》,最終將組織人事權、行政權全部下放給醫療集團自主掌握,保亭醫療集團得以放開手腳去改革。
新近建設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血液透析室。
最給力的一步“棋”
權責邊界清單將61項權限下放,醫療集團獲更大改革自主權
1家縣級人民醫院、9家鄉鎮衛生院、2家社區衛生服務站、58家村衛生室——2020年11月,保亭醫療集團就在這樣一塊“試驗田”上開展了新的探索。
保亭副縣長顏業禮介紹,保亭醫療集團首先通過建立集團院長唯一法人制度,實行黨建、行政、人員、業務、藥品統一管理模式,加大總院對各基層醫療機構的統籌管理力度。
但這場改革能出成效,更關鍵在于一份長達9頁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衛生健康委員會與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醫療集團權責邊界清單》,在組織人事管理、規劃與信息化建設、財務與審計、醫政和科教、中醫藥管理、公共衛生、藥械管理、老年健康服務等方面,明確了縣衛健委與醫療集團的權責邊界。
這份清單,讓61項曾經在縣衛健委層面的管理權限,徹底下放到醫療集團的手上,成為這次改革最關鍵也最給力的一步。
“比如,集團內醫療機構的人員任免,由集團根據發展而定,我們只作為監督和指導方。集團可以自主招聘,只需要向縣衛健委和縣人社局備案。”保亭衛健委主任黎萍華說,清單對權責邊界的重新定義,讓縣衛健委從直接管理方,轉型為保亭醫療集團的監督、指導和服務方。
“這在其他地方是很難做到的!”省衛健委體制改革處相關負責人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此外,保亭衛健委主任黎萍華和保亭醫療集團負責人萬象新,兩人具有高度一致的工作目標,互相信任和支持,“人和”因素在放權改革中也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權力的下放,也可以使縣衛健委有更多精力來做規劃和監管。”黎萍華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從曾經的縣衛健委盯著各家醫院做,變成了縣衛健委只需要盯住醫療集團,集團在各成員單位間開展統一部署。
而獲得更多管理權限的保亭醫療集團,第一件事情是抓黨建工作。
“集團成立黨委,各成員單位成立黨支部,實行集團黨委領導下的總院長負責制。”萬象新認為,黨建工作做順了,改革也就順了。
可以燎原的星火
整體醫療水平提升,到外地就診患者數量明顯下降
更大的改革自主空間,釋放出更多的干事熱情:自組建至今,保亭醫療集團自主引進了9名正高級、10名副高級醫療專家,以及9名碩士研究生。今年,保亭縣委、縣政府新增88個備案編制,交給保亭醫療集團自行調配使用,醫療集團又以此引進了一個眼科醫療團隊。
保亭縣人民醫院外一科主任劉紅君,就是被引進的專家之一。他的加入,帶來了更多手術術式,改變外一科手術難開展的局面。今年上半年,外一科的手術開展量是去年同期的數倍。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外一科主任劉紅君正在跟同事討論患者病情。
最近,黃開心到保亭縣人民醫院外一科就診,接受了劉紅君實施的經尿道前列腺電切手術后,終于告別困擾許久的前列腺增生病痛。“在縣醫院做手術醫保可以報銷75%,技術也比原來好,再也不用跑去三亞看病咯!”黃開心說。
“醫共體建設的首要目標,就是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大醫院的醫療服務。”省衛健委體制改革處相關負責人說。
為提升鄉村基層醫療人員的服務能力,保亭醫療集團還制定人、財、物向基層下沉的相關制度和幫扶計劃:選派10名內、外科副高級以上醫療專家成立流動醫療隊,到鄉鎮衛生院坐診、查房、臨床帶教;選派專家到各鄉鎮衛生院長期駐點幫扶;加強對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業務指導等。
加茂鎮71歲的阿公黃慶祥,就是幫扶計劃的受益人之一。“腰痛的毛病好多年了,去大醫院治,離家遠,花銷大。”當聽說省三院疼痛脊柱微創中心主任榮雪芹每周三都來加茂鎮中心衛生院坐診后,黃阿公燃起了希望。海南日報記者見到黃阿公時,他已經在加茂鎮衛生院接受了榮雪芹的小針刀手術治療,“沒想到在離家這么近的地方也能讓專家看病,手術完感覺輕松多了。”
組建醫療集團后的保亭縣人民醫院,硬件配套也得到更新——比如,透析設備已增至17臺。“今年不用去三亞透析了,保亭這里就有設備,方便多了。”王濱利說。
截至目前,保亭縣人民醫院已開展新技術、新項目40余項,新設科室3個,擴建科室4個,新增CT和核磁共振等大型醫用設備,新增床位80張,并建成與三甲醫院聯網的5G遠程手術指導系統。
整體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讓保亭留住了更多患者。今年以來,保亭縣人民醫院開展的手術臺次,同比增長38.1%。到外地就診的患者數量明顯下降,2020年,保亭縣外轉診241人,比2018年下降50%。2020年保亭醫療集團組建以來,各成員單位業務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醫療集團的建設,還降低了醫藥耗材價格。
“保亭醫療集團對成員單位的藥品、醫用衛生耗材實行統一采供,目前耗材招標工作已完成,成交單價同比降低52%。”萬象新說,藥品和耗材的降價幅度之大,令他深感這場改革的必要性,“降低采購成本后,各成員單位可以騰出更多的資源去提升醫療技術,讓患者享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保亭的醫療改革掙脫了改革最大的枷鎖:權力歸屬問題。隨著改革不斷深入,‘保亭模式’將對海南醫共體建設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省衛健委體制改革處相關負責人說道。
今年6月,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海南省全面推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在海口、三亞、儋州等地級市組建城市醫療集團,在縣級市組建1個至2個縣域醫共體。到2023年,全省城市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基本形成責、權、利明晰的區域協同模式。
離開保亭縣人民醫院時,正值周三下午,海南日報記者看到,這個時段的掛號、繳費窗口人來人往。患者回流,彰顯出保亭縣域醫共體建設的蒸蒸朝氣。
(海南日報保城10月26日電)
>>>新聞小百科<<<
醫聯體
是以政府主導統籌規劃為原則,將不同功能、定位、級別的醫療機構組建成的聯合體,能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
醫聯體的4種聯合形式
◆城市醫療集團
◆縣域醫共體
◆跨區域的專科聯盟
◆遠程醫療協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