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記者專訪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委書記徐斌

“入腦入心”學習黨史 辦好辦實惠民實事

■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特約記者 秦海靈

日前,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委書記徐斌就瓊中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創新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等內容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

問:瓊中在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主要有哪些特點、亮點?

答: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瓊中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和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總要求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總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不折不扣按照既定步驟和目標,扎實推進全縣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總體上看,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堅持全員廣泛參與,黨史學習教育氛圍濃厚。按照中央、省委的學習部署要求,我們始終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抓緊抓實,帶領全縣廣大黨員和群眾深入開展“關鍵少數”帶頭學、全體黨員普遍學、“青少年群體”融入學、普通群眾參與學“四學”活動,推動全縣497個基層黨組織、1.3萬名黨員實現全覆蓋,參與的青少年學生和群眾達8萬人次以上,開展各類專題學習研討、黨課宣講、現場體驗教學等活動3000場次以上。

二是堅持豐富教育形式,黨史學習教育生動鮮活。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軍營、進農村、進網絡“七進”活動,針對不同群體開展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

三是堅持學干雙向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強縣利民。我們堅持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同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把學習教育成果體現在工作成效上。突出抓好“我為群眾辦實事”事項,縣級層面梳理為民辦實事事項3批25項,已完成20項,完成率達80%,各單位為民辦實事事項320項,已完成241項,完成率達75%,受益群眾達5萬人。

問:針對黨員、干部、群眾等不同群體,瓊中如何創新形式多元表達,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答:我們抓好“關鍵少數”帶頭學,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針對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制定全年集中學習專題研討計劃,采取“指定討論發言+隨機點評”的方式開展專題學習研討;抓好全體黨員普遍學,全縣67個黨委(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累計開展集中學習研討700多場,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理論測試200多場,以考促學讓黨史學習入腦入心;抓好“青少年群體”融入學,專門制定教育系統黨史學習教育任務清單,累計開展黨史知識進校園50多場次、升國旗微演講160多場次、主題班會200多場次、播放愛國歌曲3000多次、受教育青少年學生達2萬余人次,在廣大青少年學生心中播下知史愛國、知黨愛黨的種子;抓好普通群眾參與學,精心挑選一批紅色電影,在電影院及100個行政村開展“紅色觀影”活動,播放黨史題材電影150多場次,近2萬多人次黨員群眾參與集中觀看,進一步深化了人民群眾對黨的認識和理解,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志愿申請入黨的普通群眾越來越多。

問:瓊中如何以學促干,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惠民利民?

答: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瓊中把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學史力行基礎性工程抓好落實,堅持開門搞活動,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采取單位主動找、媒體公開征、領導調研推等多種渠道和方式收集事項清單,并將責任壓實到單位和個人,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地見效。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幾點:

一是堅持開門納諫,廣泛征求意見。面向基層群眾、生產生活一線、下屬單位、工作服務對象,聚焦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征求意見建議。

二是堅持下沉調研,形成清單臺賬。在前期充分收集梳理意見問題的基礎上,領導干部帶頭下沉一線,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進機關、進鄉鎮、進農村開展深入調研,圍繞群眾反映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瞄準發展堵點、民生痛點、治理難點,認真評估篩選,集中分析研判,研究解決方案,明確事項、具體措施、責任人員、進展情況、辦結時限、完成情況,通過清單臺賬銷號制管理,確保“人人身上有任務,個個肩上有重擔”。

三是堅持靈活創新,推動落實落地。各級基層黨組織及領導干部緊盯清單臺賬,主動認領任務,擔起政治責任,將涉及本單位及自身的事項抓好落實。9個巡回指導組對各單位“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進行督查和指導,通過電話訪談、個別談話了解、隨機抽查、重點檢查、明察暗訪等方式,聽民意、察實情、抓整改、促落實,對“我為群眾辦實事”開展進度、措施、效果、問題等跟進了解,隨時掌握。

問:瓊中具體如何將黨史學習教育同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把學習教育成果體現在工作成效上?

答:為民辦實事是黨史學習教育的最終落腳點,從一開始瓊中就把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檢驗學習成果的根本標尺,著力解決了一批社會發展亟待解決的痛點難點問題。

譬如,我們扎實開展“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全省首創“督考合一”改革,通過實行“137”督辦工作機制,提升干部工作執行力和創新力;率先在全省試點開設“未辦成事”協調服務窗口,加大力度協調解決企業、群眾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針對“專項資金爭取難”問題,定期研究推進爭取上級項目和資金情況,共爭取上級資金11.08億元,同時,將13家縣屬國企重組為鄉村振興公司、加釵控股公司、中部菜籃子公司等3大融資平臺公司,通過市場籌集資金,獲得銀行授信32億元,將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資金保障來源;針對全縣發展動力不足,結合瓊中實際,打出做大做強瓊中女足、推進海南灣嶺農產品加工物流園申報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以及瓊中申報國家森林康養示范縣等發展舉措“組合拳”,目前,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國家森林康養示范縣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將進一步增強瓊中經濟社會的發展后勁。

(海南日報營根10月28日電)

標簽: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黨史 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