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石碌10月28日電 (記者張文君 特約記者黃兆雪 通訊員馮定坤)昌江黎族自治縣近日起啟動對11株古樹復壯保護修復,采取“一樹一策”方式,逐一進行修復,確保每株古樹煥發新的生機,預計年底前結束修復。這是海南日報記者10月28日從昌江縣政府有關部門獲悉的。
10月28日,記者在七叉鎮乙勞村看到,有關專家正在指揮楊開等3名技術員對一棵杧果樹進行修復。只見楊開等技術員沿著古樹一米外開挖一個圓溝,按量施足有機肥、生物菌及營養土,清除腐爛的部分,施藥驅除白蟻,并填補樹洞,使空腐部位不再受到病蟲和雨水的侵害。
該杧果樹估測樹齡323年,古樹等級為二級,存在樹冠上方有枯枝,樹皮腐爛有樹洞,樹干受白蟻危害等問題。“為此,我們對受損杧果進行施肥、清腐、防白蟻、填補樹洞等環保處理,使空腐部位不再受到病蟲和雨水的侵害,從而達到復壯修復的目的。”修復古樹技術員楊開說,開展古樹復壯修復,是保護林業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項重要內容。
據了解,古樹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指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觀賞與科學價值或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昌江共有363株古樹名木。
昌江縣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古樹名木資源普查驗收過程中,發現部分古樹存在枝干枯腐、木質部裸露等問題,導致古樹長勢衰退,加劇衰老,急需采取措施進行保護。為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與管理,昌江不僅嚴格按照規劃進行保護,根據“樹權所有”和“就近就便”原則,與保護管理單位(人)簽訂“古樹名木責任管理”,明確保護與管理職責,還每年組織專家和技術員前往搶救受損的古樹名木,對其進行復壯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