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立村大門。邵陽 攝
航拍本立村。邵陽 攝
出發吧!利用閑暇時光到海口周邊領略美麗鄉村,探尋藏在城市周圍的“世外桃源”。
10月29日,筆者走進海口瓊山區紅旗鎮紅旗村委會本立村,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干凈整潔的村道、錯落有致的小樓、生動形象的黨建紅色元素墻等,展現出本立村努力建設美麗鄉村的新成果。
來到本立村大門,門柱上書“本樹紅旗啓后哲,立新赤幟發前賢”。大門右側有火炬形狀引路地標,左側有兩顆圓石,分別刻上“中國第一批農業高級社”“瓊山縣第一區” “紅旗農業生產合作社舊址”及毛體字風格“重要的是做出榜樣給農民看——毛澤東”字樣。
村道兩旁綠樹環繞。邵陽 攝
別致的農家小院。邵陽 攝
長約500米的村道兩旁綠樹環繞,郁郁蔥蔥。左側有橡膠林,右側有檳榔樹、香蕉樹,各式雕塑,頗具風趣,如“以人為本、因德而立”石碑說盡了本立村村名精神內涵。本立村村名源自《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寄托了本立村先祖對后代的期望:腳踏實地、立本務德。該村先后被評為全國“巾幗文明示范村”、全國“美德在農家示范點”和海南省“文明生態村建設示范村”等稱號。
道生湖。邵陽 攝
在村主干道右側有一湖泊,名曰道生湖,湖旁有近水涼亭,繞湖一圈約800米,是天然的跑道。湖邊有太陽能路燈,多種植大葉油草,間有椰子樹矗立其間,具有濃厚的海南鄉土風情。本立村西北側則有16畝百香果采摘基地,游客可以前來采摘,近距離體驗鄉村美景、觀賞自然風光。
老人愜意地躺在吊網床上,沐浴清晨的陽光。邵陽 攝
家長帶著孩子在健身器材上鍛煉。邵陽 攝
漫步本立村村道,平坦寬闊的水泥路連著每戶人家,不時有車輛過往。村內主干道上設有燈光籃排球場、健身器材、本立村茶社、本立村咖啡屋、民宿服務站等。在民宿服務站前,一位老人愜意地躺在吊網床上,沐浴著早晨的陽光。不遠處,還有家長帶著孩子在健身器材上鍛煉。“在本立村生活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幸福!”村民樂呵呵地說。
據了解,紅旗鎮積極整合各類資金投入鄉村建設,不斷加大公共設施建設力度,在打造生態和諧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同時,堅持以文明實踐引領鄉村振興,堅持讓百姓“腦袋”“口袋”都富起來的富民振興戰略,通過利用民舍資源,在紅旗村實踐站建設本立村茶社和咖啡屋,采取“政府+農戶”的模式,為百姓增收提供新路徑,帶動“美麗鄉村+旅游”的發展。
本立村覺農黨支部宣誓舊址。陳捷 攝
燈光籃排球場北側為紅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及戶外大講堂。實踐站門口種有兩棵印度異木棉,一棵高大雄壯如頂天立地男子漢,一棵嬌俏美麗如不讓須眉娘子軍。村主干道上有一棵榕樹,是本立村覺農黨支部宣誓舊址。據了解,本立村覺農黨支部成立于1927年4月15日,是海南島建立黨支部最早,入黨人數最多的黨支部之一。
毛主席批示。邵陽 攝
隨處可見紅色主題壁畫,濃濃的紅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邵陽 攝
“辦大型和高級社最為有利這一點,海南島紅旗合作社的經驗也是證明……”入村主干道盡頭為毛澤東批示石碑,篆刻了毛澤東主席為紅旗高級合作社撰寫的批示全文。石碑旁有本立村公廟、李氏祠堂,石碑右側村道可通至曾氏祠堂。
展館。邵陽 攝
富有年代感的農具。邵陽 攝
本立村里的歷史文化陳列室是由當年紅旗合作社舊址改建,主要分成兩個展館。第一個展館主要展示的是一些對于本立村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資料圖片,有毛澤東主席親筆批示的《紅旗農業生產合作社》原文以及2009年溫家寶總理參觀本立村時的照片等。第二個展館主要展示了合作社時期的一些農業生產用具,見證了本立村人民勤勞奮進的精神。
村民為紀念毛主席逝世栽下的竹柏樹。邵陽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