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平均降雨量601毫米,是常年平均降雨量的2.1倍
我省需防范地質災害風險隱患
海南日報海口11月3日訊 (記者孫慧)海南日報記者11月3日從省應急管理廳獲悉,日前該廳組織19個市縣、洋浦經濟開發區和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水務廳、省氣象局、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等5個單位開展11月份自然災害風險研判,明確災害風險和防御重點。由于10月份強降雨的持續影響,本月我省仍需加強排查、防范部分山區的地質災害風險點安全隱患。
10月,我省平均降雨量達到601毫米,是常年平均降雨量的2.1倍,位列歷史同期第三多值,僅次于2010年和1988年。10月份的持續強降雨給我省部分地區的公路橋梁、地質災害點造成了一定影響,可能存在其他潛在的安全風險隱患。
我省本月的自然災害防范重點還是在地質災害風險排查上。省應急管理廳建議,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各行業領域的雨后排查,及時排除風險隱患。各市縣、各相關部門要重點加強公路橋梁和漫水橋(路)安全巡查,及時建立應急處置預案。加強工程建設區形成的高陡邊坡等重點防范區,地質災害多發區域、農村切坡建房點、溝谷河道(特別是萬泉河沿岸)、建設工地、山區公路兩側等重點防范地段,瓊海市會山鎮大羅嶺、陵水黎族自治縣光坡鎮蒙水嶺、萬寧市禮紀鎮邊肚村大坡嶺等地質災害風險點的安全巡查和防范,防止群眾進入受威脅區域。加強城鄉低洼易澇點的安全排查,及時更新隱患和轉移人員臺賬,落實轉移和巡查責任人。
氣象災害風險方面,預計11月份雨量以偏少為主,各地降雨量20毫米至200毫米,預計上旬初期、中旬中期和下旬后期有冷空氣南下和降水。預計本月下旬后期,我省北部、中部地區最低氣溫可能降至13℃,可能給瓜菜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海洋災害風險方面,預計11月北方冷空氣將不斷南下影響海區,頻次可能接近常年或略偏多,有6次左右冷空氣過程影響南海,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將出現大浪以上過程。其中11月中下旬有2次左右較強冷空氣影響過程,建議重點關注南海東北部、中部海域可能出現2次至3次4米以上的災害性海浪過程以及海南島東部近岸海域。
水旱災害風險方面,截至10月底,全省水庫增蓄29.38億立方米,全省水庫蓄水量為66.30億立方米,占正常庫容78.6%,較常年同期偏多11.6%。目前仍有水庫正常溢流,11月份仍需關注水庫泄洪下游河道安全。森林火險方面,中部、西部的部分地區森林火險等級在3級左右,需要持續關注防范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