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紛紛召開“雙減”專題家長會
凝聚家校合力 打造特色印記
■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實習生 李康龍
“您家孩子每天寫作業的大約時長是多少?”“您家孩子下課后是否參加課后服務與校外培訓機構?”……近日,海口江東楓葉國際學校的家長們在家長會上收到一份調查問卷,其中大部分的內容與“雙減”政策落地有關。
日前,省教育廳印發通知,實施家校聯動“雙減四個一”行動,要求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通過召開一次“雙減”專題家長會,組織一次全覆蓋家訪活動,開展一次課后服務家長開放日活動,發動家長收看一周一期的《海南家庭教育微課堂》,切實加強家校合作和溝通,合力推進“雙減”政策落到實處、發揮作用。
海南各地各校紛紛行動起來,通過家長課堂培訓、家長經驗分享、各科任教師反饋教學情況和指導教育方法等方式,為“雙減”政策背景下家校如何形成合力提出倡議、給出建議。
宣講政策,營造輿論氛圍,五指山市第三小學的專題家長會以“雙減”政策宣傳為主,家長們一走進校園、教室就被墻上張貼的標語吸引——“‘雙減’下與孩子共成長”“加強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考試‘六項管理’”……該校副校長陳東文通過紅領巾少年廣播,向全校家長講解“雙減”政策和“六項管理”要求。
正確引導,轉變家長觀念,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校長潘華莉在專題家長會上向家長作出保證,學校將不斷尋找減負增效良方,確保“雙減”政策落地生效,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她同時建議,家長要改變認知和觀念,轉變家庭教育方式,讓家庭回歸自身角色,與學校同步優化教育效能。
家校協同,激發孩子潛能,海口市五源河學校鼓勵家長開展閱讀、朗誦、話劇排演等親子活動,并為家長推薦了親子閱讀書目、親子活動案例,希望家長通過親子活動增進親子關系,愉悅孩子身心,幫助孩子找到興趣愛好、樹立遠大理想,最大程度激發潛能……
“這次主題家長會讓我很受啟發,老師和其他家長分享的做法很值得學習。”海口市五源河學校學生家長李佳佳說,她進一步意識到,“雙減”政策落地,減輕了學生負擔,也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和家長的精神負擔。但作為孩子的父母,減負不代表減輕肩上的責任。作為最了解孩子的人,家長要更專注于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專注力和情緒管理能力,畢竟當外部教育環境差別不大時,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千差萬別的家庭教育。
海口市五源河學校學生家長何聲菊認真地記錄主題家長會上的內容,印象最深的是數學老師強調家長不要給孩子批改和增加書面作業,“家長的教學方法不專業、不得當,甚至會有超前教學的行為,導致孩子知識點的混亂,甚至厭學情緒的產生。我們應該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家庭教育,比如親子關系、親子活動上。”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韓小雨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這部新出臺的法律,不僅明確了家庭教育的定義,明確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責任,還提出了家庭教育要求、指引和方法。希望廣大家長積極響應教育部門和學校號召,支持和參與家校聯動“雙減四個一”行動,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與學校一同為孩子打造海南學生“健康陽光、好學上進、勤勞誠信、文明樸實”的特色印記。(海南日報海口11月4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