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工作隊推動儋州軍屯村產業振興,促進村民就近就業

干部有辦法 村民有收入

■ 海南日報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 李珂

11月4日,是19歲的儋州市那大鎮軍屯村殘疾村民符志良到村民服務中心上班的第4天。他肢體殘疾3級,初中畢業后就一直窩在家里,極度自卑使他幾乎不出家門,更別說找工作。前段時間,軍屯村駐村第一書記、駐村鄉村振興工作隊中隊長何彩黔,與村支書、村委會主任李達勇和村“兩委”干部邱恒利一起,多次到他家走訪,不厭其煩做他思想工作,鼓勵他克服自卑勇敢地走向社會,并幫他找好工作。

符志良對此非常感激:“鄉村振興工作隊和村干部幫助我找到工作,讓我能夠自食其力,不拖累家庭。”

軍屯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全村失地村民多,部分村民缺乏技能,找工作難。今年初,何彩黔等駐村工作隊員,與李達勇等村“兩委”干部,攜手謀劃壯大村集體經濟規模,增加就業崗位,解決失地村民務工難問題。“增加就業崗位,讓失地村民、特別是弱勞動力增加就業收入,防止返貧。”何彩黔說,目前全村脫貧戶、低保戶共有勞動力、弱勞動力31人,已全部實現就業。

50多歲的軍屯村脫貧村民孫照妹,在村里建的軍屯汽車客運站做保潔員,月收入1200多元。家在車站附近,做完保潔工作,她還有時間干家里的農活。孫照妹說:“我這個年紀外出找工很難,村里安排我在家門口就業,有了固定收入,相信我家的生活會越來越好。”軍屯汽車客運站是供城鄉往來客運汽車停靠的,占地35畝,配套設施簡陋。近期,何彩黔、李達勇等人走訪市有關部門,謀劃擴建軍屯汽車客運站,村里再拿出70畝地,改造成二級客運汽車站,增加智能化、多功能綜合配套設施,壯大村集體經濟規模,增加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加村民分紅、就業收入。

“讓失地村民享受鄉村振興政策紅利,實現共同富裕,需要加速壯大村集體經濟規模,增加村民分紅、工資性收入。”何彩黔說,該村還決定引進大企業合作,重建軍屯花果山度假村,打造軍屯花果山郊野公園。近期投資購買4艘腳踩游船、8輛2人和4人自行車,經營游樂項目。李達勇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觀魚山莊、炮樓式歌舞廳、2座摩天輪等項目,即將動工建設。

軍屯村1500平方米的綜合市場曾長期閑置,近日,何彩黔、李達勇等人走訪市有關部門并獲得支持,決定把閑置的綜合市場改造成蔬菜水果保鮮批發市場,可設攤位150個;在2樓加建面積500平方米的冷凍倉庫,出租給果農、菜農儲存果蔬海鮮等。何彩黔說,蔬菜水果保鮮批發市場開業后,預計年增加150萬元收入,增加大量就業崗位,村民只要有就業意愿的,都能就業。(本報那大11月4日電)

標簽: 儋州 工作隊 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