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共享農莊建設

“哇,這里真漂亮,和我在網上看到的一模一樣,真的是來對了。”11月7日上午,來自海口市的方芳一家走進澄邁縣大豐鎮才存社區才存村才存共享農莊,忍不住感嘆鄉村美麗景色,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發到微信朋友圈。

走進才存共享農莊,只見黃墻黛瓦,碧樹紅花,環湖休閑長廊圍繞著咖啡廳、餐廳、民宿、文化室,老人孩童正在榕樹下休憩。“我們打算把老人茶社利用起來,讓村里60歲以上老人免費喝茶水、吃點心、看瓊劇,老有所樂……”長廊下,才存村返鄉青年徐取俊等人正在與村干部熱烈討論著農莊的發展。

看著眼前熱鬧的場景,才存社區黨支部書記吳多群感慨頗多。“過去的才存村較為閉塞,村民們大多外出務工,缺少產業和人才等問題一直限制著村莊發展。”吳多群說,這些年多虧了返鄉大學生,給鄉村帶來了新變化、新氣象。

2002年,徐取俊在北京一所大學畢業,此后在廣東工作了多年。由于職業原因,讓他對共享農莊有了一定的了解,十分看好共享農莊發展前景。2015年,徐取俊回到才存村,著手建設才存共享農莊。“我想借助家鄉的發展機遇,參與家鄉建設,并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徐取俊說。

但共享農莊的建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一開始擬開發村莊周邊50畝荒地,原本已與村里簽訂租賃協議,不料,第二天該地塊竟有人種上了青苗。”徐取俊說,多虧村干部帶頭宣講政策法規,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

“我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雖然不容易,但也堅持了下來。”徐取俊笑著說。在他的帶動下,才存村先后吸引十余名大學生返鄉創業,并解決50余名勞動力就業問題。“這些返鄉大學生的回鄉反哺,讓村里的年輕人獲得了全新的工作思維與方式,逐步影響帶動村民轉變落后生產方式,提高土地的經濟效益。”吳多群說。

目前才存共享農莊已小有名氣,在返鄉大學生的帶動下,才存共享農莊由原來單一的養殖產業,發展成為集特產特色、農業休閑、咖啡民宿等項目的農業開發綜合體,并采取“聘用+分紅”的模式帶動當地脫貧戶就業,聘請農業、旅游等領域專家定期為周邊農戶、退役軍人開設培訓班,講解創業技能、農業產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鄉土人才回到農村,助力鄉村振興。”徐取俊說。

據了解,近年來,為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返鄉創業,澄邁縣大力實施人才驅動和創新驅動戰略,構建起較為完善的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體系,投入大量扶持資金。截至目前,先后共吸引2900余名大學生返鄉創業,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

(海南日報金江11月10日電)

標簽: 澄邁 熱土 農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