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優化營商環境專班辦公室調研組與省工商聯座談,深入了解企業需求

營商環境評價體系讓“企業說了算”

“有的市縣、部門,雖然口頭上重視民企,但落實力度依然不夠。”

11月10日,為研究制定海南自貿港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辦公室調研組赴省工商聯開展調研座談。座談會上,省工商聯專職副主席徐鳳指出上述現象。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徐鳳介紹,近年來,省工商聯每年均通過向民營企業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市縣營商環境進行評價排名。調查發現,有的市縣、部門存在對民企不夠友好的現象,這是海南營商環境與先進地區存在差距較大的地方。

“我們有的部門,出臺涉企行政規定前考慮不夠周全,不善于聽取企業意見。有的規定雖然初衷是好的,但沒有考慮企業的處境,讓企業難以應對。”對我省營商環境的不足,徐鳳繼續舉例說道。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我們發現,營商環境排名倒數的市縣,在全省招商引資綜合考評上也排名倒數。就是說,軟環境差,企業也招不來。”徐鳳說。

建立科學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旨在幫助政府部門發現問題、改進工作。同時,也將成為“指揮棒”,樹立標桿,督促后進。

民企是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企的感受如何,相當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如何。省工商聯貼近民企了解民企、營商環境調查評價經驗豐富,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辦公室開展此次調研座談,就是希望能夠深入了解民企感受,為科學制定海南自貿港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提供參考。

“營商環境如何,要讓企業說了算。”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辦公室主任張相國說,制定海南自貿港營商環境評價體系,要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充分聽取企業意見、引入企業尤其是民企的感受評價,將省工商聯面向民營企業的問卷調查作為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真正構建起量化指標評價與企業感受相互印證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深入查找制約營商環境的關鍵癥結和突出短板,推動海南自貿港營商環境加快優化提升。

出臺政策規定前是否聽取企業意見、是否給企業留過渡期……種種關乎企業感受的地方,都可作為指標納入評價體系。“我們要從評價結果中看出政府部門是否真正把企業當成服務對象。”張相國表示。

(海南日報海口11月10日訊)

標簽: 海南 要讓 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