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通訊員 吳思敏
海南自貿港建設背景下,如何緊抓機遇,趁勢而上做好“三棵樹”文章,助推我省“3+1”主導產業轉型升級?
結合正在如火如荼推進的“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今年以來,海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橡膠)以活動為抓手,圍繞“防風險、降損失,聚焦主業”工作主線,積極查擺產業發展的堵點難題,助力天然橡膠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直面堵點 黨建引領壓緊壓實責任
查堵點,“把脈問診”是前提。海南橡膠以黨建為工作“法寶”,切實推動轉變工作作風,推動一系列實踐舉措落準落實落細。
在活動開展之初,海南橡膠各級黨員干部第一時間走基層、進林段、入家門,查找在割膠技術管理、土地被占地調處、膠園道路管護、橡膠原料收購、職工生活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堵點問題,共梳理堵點問題68個。
截至10月底,海南橡膠向海墾集團黨委活動辦上報“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問題清單3個,制定整改措施15條,已完成100%;查找問題68個,制定整改措施126條,已完成100%,形成了《應收賬款及客戶評級授信管理辦法(試行)》《外來職工子女入學管理辦法》《民營膠收購抽獎激勵暫行辦法》等長效機制共19項。
此外,深入一線,讓活動推進與黨建建設相輔相成,海南橡膠各基層黨支部還總結“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經驗,加快完善黨支部的基礎建設,配齊配強專職黨務人員,開展多樣化主題黨日活動等,全面整治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問題,推動黨建深度融入中心工作。
勇破難題 綜合施策夯實產業根基
破難題,“治病用藥”是關鍵。面對生產經營中遇到的難題,海南橡膠以聚焦主責、堅守主業為立足點,因勢利導綜合施策,全面夯實企業發展根基。
橡膠樹是海南農墾的“根”。聚焦主業的第一步,便是將基地分公司收歸總部管理,著力提升橡膠園“管、養、割”管理水平,各基地分公司掀起勞動熱潮——
在生產端,山榮分公司開展割膠技術規程管理示范崗現場培訓會,對割膠技術檢查驗收、橡膠樹割面規劃、設計和割膠動作要領現場示范;陽江分公司解決了膠工行路難問題,使得工人實現滿崗割膠……
在加工端,金山加工分公司破解了TSR-10灰分超標難題,進一步節約了生產成本;金聯加工分公司6個濃乳稱重標準化系統投入使用,解決了卸裝濃乳耗時長、效率低的難題;金水加工分公司雜膠生產線技改項目取得成功,解決了子午膠車間雜膠生產線除雜性能低、除雜效果不理想以及成本高等堵點、難點問題。
土地,是海南橡膠發展最寶貴的資源。由于歷史遺留問題,收回被占土地成了“老大難”問題。在此次“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中,海南橡膠統籌引領基地分公司推進被占地收回工作,目前已完成土地清收面積共10.94萬畝。
面對膠工短缺的“硬傷”,海南橡膠一方面實施橡膠保底價結算機制,切實讓利膠工,吸引膠工回流;另一方面下決心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攜手哈工大海南創新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加快推動產業創新。僅用5個月時間,便攻克了新一代智能割膠機器人所有技術關口,關鍵架構完成實際驗證,樣機制造全面展開,已完成第一部產品化樣機制造,并且把關鍵技術牢牢掌握在手中。
今年以來,海南橡膠重新厘定主責主業,圍繞“兩非”(非主業、非優勢)剝離和“兩資”(低效資產、無效資產)清退、“壓減”等重點,嚴控非主業投資比例和投向,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向主責主業集中,進一步減少了重復投資和同質化競爭,提高產業集中度。
著眼基層 惠及民生匯聚發展合力
海南橡膠1.8萬職工中,絕大部分是基層職工。提升基層職工的幸福感,是海南橡膠的頭等大事。
此次“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海南橡膠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的“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要求,廣大黨員干部深入房前屋后、田間地頭了解職工群眾需求,集中解決職工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全面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民生愿景漸成幸福實景——
告別居住了20多年的破舊“鐵皮屋”,住上了明亮整潔的“暖心房”,今年6月,中建分公司十六隊的困難女職工謝林潔,在海墾集團與海南橡膠工會的幫助下圓了“新居夢”;
一份遺失了43年的入黨檔案,在經過數月的聯絡排查和細致走訪后,終于在今年9月被找回。73歲的保國分公司退休老黨員梁經祿,鄭重地舉起右手,向幫助補檔的分公司工作人員行了個軍禮;
安裝水管500多條,管道總長2000米,保國分公司40余名黨員齊心協力,把一條條壓力塑料管從山下接到生產隊,解決了保顯派駐組二十九隊20多戶職工用水難問題;
幫助16名職工子女解決就近入學問題,八一分公司秉承墾地融合理念,積極主動與周邊學校做好溝通協調工作,讓職工得以安心工作……一樁樁民生實事,勾勒出一幅幸福民生新畫卷。
促發展,“強身健體”是目的。下一步,海南橡膠將以活動為抓手,強產業,聚合力,惠民生,寫好“三棵樹”文章,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凝心聚力。(海南日報海口11月19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