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堵點 破難題 促發展
海南日報記者 習霽鴻 特約記者 許晶亮
近日,海南江鑫源置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焦慧只花了1天就辦完了施工許可證變更,實現了“拿地即開工”。
這得益于海口市瓊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以下簡稱瓊山區行政審批局)近期實施的“分階段施工許可”新政策。為解決涉企類事項審批手續多、耗時長等問題,近期,瓊山區行政審批局以“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為契機,聚集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以“依法合規”為前提,以“能快則快”為目標,創新優化審批模式,推出“分階段施工許可”等一系列新策,推動審批提速增效。
此前,焦慧本已做好了耗時耗力的心理準備:過去,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需要所有的施工圖紙審查合格,取得施工圖設計文件綜合審查合格書后才能申請,“手續多,耗時長。”
為解決這一普遍堵點,瓊山區行政審批局積極推行新策,即建設單位取得資規部門出具的相關規劃手續后,就能按“基坑支護和土方開挖”“地下室”“±0.000以上”等3個階段申請施工許可證;也可以憑“先行進場意見書”,工人、設備先行進場,開展場地平整等前期準備工作。
與此同時,該局實行容缺受理制,試行備案制,進一步簡化施工許可證變更程序,對非關鍵信息變更實行網上申請及辦結;對監理、設計、勘察等3類關鍵信息變更申請,審批時限則由原先的3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
針對一般社會投資面積500平方米以下小型低風險“臨建項目”,如電動車棚、工棚等簡易項目,瓊山區行政審批局提出,在確保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只要是建設用地,且不占用五線、基本農田,同時承諾在有效期內如遇征收或規劃建設需要,能夠自行拆除且免于補償的,一律可免交報建方案,經現場踏勘后符合要求的即可開工建設。
“這在過去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在1天內順利辦完臨時戶外設置點,手握著臨時公益宣傳點許可證,海南天蓮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惠芳感慨道。過去,走完這套流程需要5天時間。
壓縮的80%時間,同樣得益于瓊山區行政審批局的改革創新。該局工作人員介紹,在落實“四減”基礎上,該局進一步優化小型商業活動審批申報流程,創新采取審批、踏勘雙線聯動模式,壓縮審批時限,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減材料、減時間、減跑腿,最快1個工作日可辦結出證。
自“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以來,瓊山區不斷優化審批環境,增加創新舉措。例如,以“一件事一次辦”為導向,優化民辦教育類涉企事項的審批,將民辦教育類機構的辦學許可證、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辦理整合為“一件事”,企業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完成民辦教育類機構的變更或注銷的辦理,同時不斷壓縮辦學許可證審批時限,實現1個工作日辦結出證。
“我們將繼續深化審批制度改革,以實行告知承諾、證照分離改革為中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減輕企業群眾負擔,形成具有瓊山特色的高效審批服務環境。”瓊山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報海口11月21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