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記者 徐慧玲
2月10日15時許,海南日報記者走進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多個項目建設正酣,一幅幅拼搏實干的圖景映入眼簾。
“固定好鋼筋,起!”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國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設施項目(以下簡稱國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設施項目)工地現場,工人扯著嗓子朝對講機一聲令下,只見塔吊將12米長、近1噸重的一捆鋼筋緩緩吊起。看著鋼筋安全送達,鋼筋工楊夏和工友又開始捆綁鋼筋作業。
“我是寧夏人,今年沒有回老家,選擇留在工地過年。”楊夏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春節假期,和他一樣堅守在施工現場的工友有50余人,為了讓工人安心在假期工作,公司還給每人額外發了5000元的獎金。
“你過一陣子再來看,這里又將是另一番模樣。”中建二局一公司指揮長楊欣說,為了確保工程進度,該工地在春節期間仍在正常施工,目前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項目整體進度已完成60%,計劃于今年年底完工。
國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設施項目建設代管方金茂三亞城市公司副總經理王靖介紹,該項目占地面積43.98畝,總建筑面積約5.2萬平方米,總投資5.6億元,作為“南繁硅谷”的重大科研設施,項目設計、施工緊密圍繞南繁作物表型研究需求。
“能夠參與到這么重大的項目建設中來,我倍感自豪,也深知責任重大。”楊欣說,這也是該項目每一位建設者的心聲。施工方每天都會開展施工安全、質量專項檢查,同時不斷加大機械、人員投入,預計元宵節后達到施工高峰期,屆時一線施工人員預計有310人,確保高效優質按時完成項目建設。
據悉,國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設施項目將以水稻、玉米、大豆等南繁作物為研究對象,計劃建設為國際一流的規模化、精準化、智能化作物表型與基因型鑒定研究重點科學設施,實現對作物表型和基因型的精準鑒定。同時,還將打造成為服務全國的新型現代生物種業科技創新中心、全國作物研究中心、數據整合中心、國際交流中心、人才培養中心和科技服務中心。(海南日報三亞2月11日電)
標簽: 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