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記者 林書喜 特約記者 李珂
2月12日,儋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兼洋浦經濟開發區工委副書記鄒廣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說:“在全省開展能力提升建設年活動,是省委在海南自貿港建設進入關鍵時期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儋州洋浦上下正在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儋洋一體化發展部署,將把能力提升建設年活動貫穿工作全過程,努力錘煉真抓實干硬作風和能為善為真本領,為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堅強的本領支撐和隊伍保障。以新擔當展現新作為,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八次黨代會的召開。”
“擰緊思想‘總開關’,以能力提升建設年活動吹響儋洋一體化發展首戰‘沖鋒號’。今年是儋洋一體化發展首戰之年,儋洋新一屆班子的開局之年,起步就沖刺,能力是保障。”鄒廣說,全省推進儋州洋浦一體化發展動員大會暨儋州市和洋浦經濟開發區領導干部大會召開后,儋州市委組織3場集體調研活動:第一場是現場調研環新英灣規劃建設,擘畫未來、描繪藍圖;第二場是到熱科院和松濤水庫大壩,重溫奮斗歷史、補足精神之鈣、汲取前行力量;第三場是到洋浦現場感受海南自貿港建設“樣板間”創建情況,召開全市動員部署大會,以作風和能力再鑄造,夯實儋州市干部賡續血脈和實現藍圖的現實路徑。這3場集體調研活動促使全市干部思想上“緊發條”、精神上“加滿油”、作風上“繃緊弦”、行動上“拉滿弓”。
錘煉實干硬本領,用能力提升建設年活動鍛造儋洋一體化發展“鐵筋骨”。儋洋一體化既是儋州發展的重大機遇,更是儋州廣大干部的光榮使命。扛使命需要鐵脊梁、硬肩膀,必須增強干部能力本領,沖破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瓶頸藩籬。“我們將遵照省委關于儋洋一體化發展‘穩、進、謀、新、變’的要求,堅持思想引領、問題導向、系統觀念和實踐標準,堅持‘鋼在火中煉,人在事上磨’。”鄒廣說,將強化實戰化大培訓,以學習為增長本領的重要渠道,拓寬干部視野眼界;強化專業化大練兵,以實踐為提升能力的根本辦法,增進干部擔當自信;強化特色化大比武,以結果為檢驗能力的主要標準,營造全市爭先創優氛圍,全方位堅定“穩”的定力、增強“進”的膽識、提升“謀”的眼界、豐富“新”的策略、推動“變”的創造,爭當海南自貿港建設先行者。
“聚焦實戰‘大練兵’,用儋洋一體化發展成果作為檢驗能力提升建設‘鐵標尺’,把能力提升建設的落腳點和著眼點放在促進高質量發展上,聚焦儋洋一體化發展錘煉本領、檢驗能力、體現才干,把能力提升和作風轉變體現在干事創業的結果上來。”鄒廣說,截至1月底,儋州市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外貿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穩健增長,均超過序時進度。將聚焦主要經濟指標狠抓協調調度,強化壓力傳導,實行“周調度,月通報”機制,主動靠前、下沉一線,及時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堅決實現一季度圓滿開局。
鄒廣表示,將在壓茬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上展現作為,搶抓戰略機遇、超前謀劃,聚焦重點區域和產業園區,強力推動一批利當前、管長遠的重大項目;建立滾動項目庫,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突破”引領區域大發展,今年將開工建設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和產業、民生項目。在環新英灣區域破局開篇上彰顯擔當,對標國際先進地區,圍繞環新英灣區域“港產城園”融合發展,高標準超前謀劃區域發展規劃和城市設計,加快完善交通、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探索發展現代立體化交通等高效出行方式;以產業園區為平臺重點培育引進一批先進制造業、國際貿易等重點產業項目;系統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家試點,與鄉村振興、生態修復有機銜接,打造環新英灣區域“后花園”,圍繞“三年成勢,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的目標,全力推動重點區域實現“一年一個樣、三年出形象、五年大變樣”。
(海南日報那大2月12日電)
標簽: